分节阅读 255(1 / 2)
国的国籍。没有东北的救济,他们很快会饿死的。”季米聂夫边走边向张大宽道。事实上这些俄国难民并没什么选择,人饿到极致连吃人的事情都干得出来,换一个国籍换取生的希望,对大多数俄民来说并算不得什么。
“你跟他们说,东北不养闲人,想要获得粮食的救济,必须干活才行。”张大宽处理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眼下新占领区的政府机构还很不完善,许多本来由政府人员做的事情,也会由东北军兼职一下。等以后占领区慢慢步入正轨,便不用这样麻烦了。
“没问题,只要分给他们食物,他们什么活都愿意干的。”季米聂夫连忙回复到,季米聂夫以前在白卫军中的时候,也祸害过俄民,不过那个时候没有选择,自己不狠一点便保障不了家人的生活。眼下在自己和家人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季米聂夫那久违的良知也被唤醒了一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会帮衬这些同胞一把。等季米聂夫将张大宽的话翻译给那些俄国难民,难民中顿时传来一阵惊喜的声音。
很快,季米聂夫被带回了驻地,而那些俄国难民狼吞虎咽的吃下一点剩饭剩菜之后,便在东北军的安排下,分了工具在比落比干小镇开始伐木,这些木料既可以带回东北,也可以就地盖屋子。这些俄人自己要住,从关内移民过来大量的汉人也要住房子,早一点盖起来,也能省了后面汉人不少事。如果附近有矿山的,也会被安排去开矿。总之是有事做的。
“大宽,带上人,跟我走。”回到营地没多久,张大宽便被营长梁坤点了将。
“营座,这排头,有仗要打了”张大宽一看,竟然整个营都出动了。
“嗯,这次出动的有两个营,将近一千号人,别废话,赶紧的。”梁坤说完便径直走出了屋子。
“那个老毛子还真是咱们东北的情报人员。”张大宽一出门,便看到了季米聂夫和梁坤旁边懂俄语的士兵叽叽咕咕说着什么。
汇合了附近的另外一个营。由于张大宽在这一带最熟,被另外安排了一项任务,给一支二十人组的小部队带路。这些人身上无一例外,步枪看上去比起普通的士兵保养好得多,而且枪上挂着一副瞄准镜。胸口还有望远镜。崭新的军服上还披着白色的风衣,连帽子,靴子也无不是白色的,与四周的雪白溶为一体,站得远一些,根本看不到人影子。一个个神情异常剽悍。另外每个士兵两边腰间的突出显示明显是手枪和匕首。
“你们是哪个部队的”走了一段路后,张大宽忍不住问道。心里不由嘀咕起这是哪里来的一支少爷兵。带着的那个枪上是唯一没带瞄准镜的看上去洋人不像洋人,中国人不像中国人,装备比起普通士兵也好太多了。居然都是特制的。
“特战队的。”
“特战队没听说过这个队啊”张大宽和另外几个士兵都听得一头雾水。
占领区内有的地方树林茂密,放眼望去是一片茫茫的林海,树枝被积雪压得老弯。东北军的两个营只是按季米涅夫提供的情报堵住了这座小山谷最重要的出入口,对两侧的山林就毫无办法了。丛林战会让东北军伤亡直线上升,不过只要堵住了谷口,然后占领山谷,那些被赶入山林的赤俄游击队,饥饿和寒冷便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按那个老毛子,哦是季米聂夫的情报,赤俄的游击队再往前两三里,就是了。”张大宽道。
第四卷 第355章 特战队
四处到处是压满了积雪的大树,不时跑过几只野兽,或者掠过几只飞鸟。
“呆会跟着我,别出声。”莫文勤低声道,然后打了个手势,二十多个人很快散了开去,朝赤俄游击队的老巢接近过去。
“果然有赤俄的游击队,比利,呆会看你的了。”前行了两里多后,一条小型山谷出现在特战队员的眼前。
“没问题。”沈比利在东北担任了一段时间的枪术教官后,迅速在东北入了籍,还将自己的家人也接到了奉天,母亲和妹妹在奉天西医院担护士,生活比起以前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的时候好了太多。本来这次行动他不用来,不过沈比利却是自己申请过来了。
“你们这是干嘛,难道想凭着这二十人打下老毛子的小山谷”张大宽小声问道。这山谷里面看上去男女老幼一起可是有小七百人,位置极其隐蔽,若不是有季米聂夫的情报,和地图,外人想找过来都难。
“呆会好好看着。”沈比利却是笑着将自己的望远镜扔给了张大宽。
此时山谷内的赤俄游击出也察觉到了两头被东北军堵住。山谷出口的梁坤已经让部下发起试探性的进攻。
在密集的子弹响声和迫击炮的爆炸声中,山谷右侧的雪林中的枪声并不是很明显。
“五点钟方向,520米。”莫文勤趴在雪地里一边说,望远镜又开始搜索下一个目标。
沈比利也是个怪胎,是整个特战大队中唯一不用瞄准镜的。很快他便发现了莫文勤口中的目标,一个看上去是赤俄游击队头目的大胡子。手指扣动扳机。呯地一声,眨眼间的功夫,那个大胡子脑袋上便爆出一个血洞。一头栽倒在地上。
张大宽吃了一惊,这他娘的枪法也太好了吧,自己隔这么远看过去连人都看不清楚,用望远镜才看得到,那个叫沈比利的假洋鬼子一枪就把人家给打死了。
“6点钟方向,540米。”
“呯”
随着莫文勤不断地报出目标,沈比利的枪声也不时响起,每一声枪响,都必然会有一个赤俄的游击队中枪倒地。森林别处也隐隐传来枪响,透过望远镜,张大宽不时也能看到另外也有敌人不时倒地。基本上都是一枪命中要害。
特别是守在山谷口子上赤俄唯一的两挺机关枪,机枪手换了十几个,硬是没有没把机枪给弄响。旁边的尸体都倒了一地,眼瞅着两个营的东北军闯了进来。老毛子的胆子也不是铁打的,任凭长官怎么逼迫也不敢去碰那机枪,一两个还能说是偶然,连着十多个都这样,都是成年人,长官的那套话连自己都糊不住,如何能糊住他们。此时狙击作战的念头还没在这些土游击队中兴起。知道的游击队员还明白附近隐藏了东北军的神枪手,不知道的还以为撞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