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娱乐全才 > 分节阅读 129

分节阅读 1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增长速度却堪称飞速,尤其是今年,短短一年时间,资本翻了近几百倍,据我所知,在香港这些金融机构中,我们第三投资的资本绝对可以排的上前十。”其实李正平这还是根据股灾之前各大公司的市值进行的保守估计。如果按照股灾之后香港各大金融机构的市值估计的话,第三投资至少可以排的上前五。

李正平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不过虽然我们公司的资本现在已经非常雄厚,但公司制度却还是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而且投资范围也比较单调,这些弊端放在平时或许不怎么明显,但如果决策者出现重大失误的话,那么可能会给公司带来灭顶之灾。”

说道这儿李正平看了王炜一眼说道:“即便是决策者不出现失误,这种单调的投资方法也会给公司埋下重大隐患。”

当听到李正平说到公司投资比较单调的时候,王炜暗暗点了点头,其实当王炜还在美国那边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等这次股灾之后,关于第三投资的改制,而在刚才看完第三投资报表之后,王炜的这种想法更加强烈,没想到李正平竟然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等到李正平说完之后,王炜点了点头道:“李哥,你说的很有道理,不知道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比如公司如果增加投资方向的话,你觉得什么行业比较有前途。”

见王炜不仅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反而询问自己的意见,李正平顿时觉得王炜的身影变得无限的高大。

李正平握了握拳,努力的使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这才再次开口道:“老板,我觉得未来随着工业的发展,能源将会越发的稀缺,所以投资能源一定会为公司带来不菲的利润。”

听到李正平说到能源业,王炜点了点头,不过并没有觉得李正平说的有什么新奇,因为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能源业就已经被关注,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能源业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此时李正平说道能源业最多只能算得上中规中矩,并算不上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所以王炜继续问道:“李哥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想法么”见王炜再次询问,李正平顿了一下说道:“我觉得除了能源行业,还有一个行业是非常有前途的”

“移动电话”

当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王炜的眼中瞬间闪过一抹异彩。

“李哥,怎么说”

见王炜询问自己关于移动电话投资的问题时,李正平不由呵呵一笑道:“其实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确切的说是我跟彼得林奇两人共同的看法。”

“早在四个多月之前,彼得林奇拿来了一本名为大众电子的杂志,上面有一片报道说在今年四月分的时候摩托罗拉公司发明了一部携带方便的无线电话机。之后我跟彼得林奇对这篇报导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在未来,移动电话行业一定会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

说到这儿李正平顿了一下道:“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拨出一小部分资金来进行无线电话的研究。”

等到李正平把话说完的时候,王炜早已经是笑容满面:“李哥,看来咱们的想法是不谋而合,不过我觉得你们所说的范围还是有些窄,在我看来,未来不光是移动电话,还包括电脑这些高科技产物都会迎来一个高速的发展期。而这些东西会被赋予一个新的名词信息技术产业。而信息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成为比石油还要金贵的东西。”

听着王炜对王炜所创造的新行业名词信息技术的描述,李正平不由痴了,心中暗自震惊道:“难道未来真的会向王炜说的那样么”对于王炜的描述李正平虽然不敢相信,但也没有怀疑,因为自从李正平跟随王炜开始,王炜几乎没有做过任何错误的决定。

随后,王炜与李正平商量了关于第三投资改制与公司未来的投资方向。

改制后的第三投资发展将分为两大方向,一是继续从事金融类交易,不过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业务,比如贷款,存款,发行债券,外汇交易等。而另一个方向则是从事实业投资。意思就是第三投资作为控股公司去投资一些有有前途的实体公司或者产业。

改制后的第三投资大部分业务与职能几乎与银行相差无几,所以为了更好进行业务操作,王炜与李正平商量将类似银行业务的这一部分分割出去,成立第三标准银行。而第三投资集团则作为控股第三标准银行的控股公司。而李正平作为第三投资的总经理同时兼任第三标准银行的第一任行长。

第二百零四章:你是林清霞的影迷

1973年年底,香港金融界发生了一件令整个香港金融界业内人士震动的事情,那就是第三标准银行的成立。

若是在以往,香港成立一家银行,虽然也会引起香港金融界的关注,但却远远谈不上震动二字,不过第三标准银行的成立确确实实在香港金融界乃至整个香港市民中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全是因为此时正是香港经济最衰颓的时期。

几个月前的股灾还历历在目,被股灾清洗过的香港此时正处于经济最疲软的时期,大多数中小型金融机构因为股灾冲击,早已经破产,公司老板负债累累。而剩下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像汇丰、恒生、渣打这些大型银行也在忙着紧缩银根,以尽量的减小股灾给公司带来的损失。

而这时候竟然还有人敢成立银行。若不是财大气粗,肯定就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二愣子。要知道此时虽然股灾最大的冲击已经过去,但余波还在发挥着作用,如同恶魔一般每天催促着那些资本稀薄好不容易挺过股灾冲击的中型公司走向破产。再加上因为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引起的世界性石油危机。可以说此时的香港金融界正处于寒冬时期。

所以此时成立银行跟本没什么利益可图,不是傻了是什么不过貌似这标准银行的股东还没傻到头。不仅在这时候成立银行,而且竟然还要出钱救市。去救助那些濒临破产的有希望的中小型公司。难道这个银行的股东是钱多的没处花

不过反正钱不是自己的。管他赔不赔呢就在人们这样的心理当中,第三标准银行开始了自己的救市行动

而香港政府也想使香港尽快走出股灾的阴霾,尤其是作为刚上任不久就遭遇股灾的港督麦理浩,对于香港经济恢复的愿望更为迫切。

不过由于香港的社会性质导致政府并不能直接动用政治力量参与调节市场经济,而汇丰银行与恒生银行这些大型银行为了不受股灾波及也不愿轻易放贷,所以政府只能眼睁睁看着香港经济继续遭受股灾影响。

而现在竟然有人愿意在这种危机时刻拿钱救市,这当然是政府所愿意看到的,于是在双方默契下,迅速达成了一系列交换。为了第三标准银行能更好更快速的将钱投入市场,政府甚至不惜给予第三标准银行开放了一些特权。而第三标准银行在香港政府的绿灯中。不仅没有像那些金融界业内人士估计的那样出现巨额亏损,反而迅速的扩大自己影响。直到几年之后,当人们猛然惊觉的时候,才发现第三标准银行已经成长为了仅次于汇丰银行的香港第二大金融巨头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总之。第三标准银行的成立可以说是73年。甚至是香港未来三年金融界最大的福音之一。

不过这些貌似都与那个被誉为傻帽的第三标准银行股东没多大关系,因为这个傻帽此时正在巨星影业旗下临时搭建的一处片场探班呢

柳六叔,是我是一片云剧组临时招的一个剧务。负责我是一片云剧组的盒饭,虽然送盒饭的这个职业并不怎么挣钱,但六叔却喜欢这个行业,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

如果你问六叔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行业坚持这么久,六叔肯定会咧嘴一笑,然后告诉你一个十分平常却让你肃然起敬的答案“我喜欢演电影。”

不过六叔送了十几年的盒饭,就是得到的龙套角色也是寥寥无几,不过六叔依然在坚持,如果你再问六叔,六叔肯定会再次咧嘴一笑道:“梦想就像太阳,或许你永远也得不到太阳,但你每天却都因为有阳光的滋润而活着。”

如同以往一样,六叔挑着盒饭来到我是一片云的临时片场,不过显然来的有点早,因为导演陈鸿烈还正全神贯注指挥着林清霞与秦祥麟两个主演正在排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