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福明 > 分节阅读 102

分节阅读 1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摆谱,只有尊贵的人才会值得别人这样等他”

邵杰满面春风地来到这个会议室当中,对菲尔德笑道:“这位想必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使者菲尔德先生,我们废话也就不多说了,我方的要求你们怎么看”

菲尔德有些无奈地说道:“我们可以退出巴达维亚,将东印度群岛让给你们,不过我们需要一个像澳门一样的通商口岸”

邵杰笑道:“这个没有问题,我们王爷是个慷慨的人,既然你们做出了回应,我们自然不会亏待你们,你们可以在胶州、海州、松江、宁波等等这几个港口设立自己的办事处,当然不能驻军,你们的办事处仅为商业组织,要遵守我们的法律如数缴纳税赋,如何”

如今大明已经开关,这几个口岸实际上允许任何非敌国商人前来交易,邵杰根本就是在空手套白狼

第十七章 京中生变上

不过很显然,菲尔德被邵杰的提议吸引住了:“噢,我的上帝啊,邵,您的那位亲王殿下简直是比上帝还要可爱的人这个绝对没有问题,我们都是希望和平的商人。”

荷兰是一个商业国家,有人曾经这样形容这位海上马车夫,他们的国家所有的一切,包括议会、军队、国家政府都是在为商人服务,他们没有政治理念,没有宗教信仰,也没有道德约束,他们的头脑中所想的只是利益。

无论是进攻澎湖,还是占领台湾,这些荷兰人的根本意图,就是想要从中国获得商业利益而已,而不是想要从中国获得什么领土,荷兰那么一点人口,而且并没有什么纺织工业和发达农业,实际上他们并不需要什么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他们需要的只是一条商路。

因为南海舰队的武力威慑,双方都十分的配合,除了在马六甲海峡方面的要求,荷兰人有些微词之外,马六甲条约的签订十分的顺利,不过一个下午的和谈,双方就已经达成了协议,并且签字。

毕竟在马尼拉可是有着六艘随时都能南下的铁甲舰作为威慑,如果荷兰人不同意,他们可以随时来取,这次跟荷兰人谈判,不过是朱由崧不想让东西方贸易陷入停顿而已,如今西班牙国力衰退,英国人还没发展起来,能够涉及远东贸易的人也就是荷兰人,而大明本土的海商最多也就是进入印度洋而已,至于欧洲贸易还远得很呢。

一、大明皇帝和朝廷、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议会和政府意存睦好不绝,约定依照各邦国和好常规,派遣秉权外交大臣,分诣大明北京与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海牙。

二、大明外交钦差大臣与其随员等人,皆可任其来往,收发文件,行装囊箱不得有人擅自开启拆卸

三、两国政府官员,办公人员往来,各随各位高下,准用平行之礼。

四、中国开放胶州、海州、松江、宁波、马尾、广州等地作为通商口岸,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可派遣商业人员在口岸开设商业办事处。

五、巴达维亚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总督府予以撤除,武装战舰和尼德兰士兵不得进入马六甲以东,其房产土地仍然由东印度公司继承。

六、南洋航运安全,由南海舰队负责,荷方可以申请舰队护航,需缴纳一定数量的财物,数量由交易双方协定。

七、马六甲由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和大明帝国同时驻军,过往船只税率由双方协商,以保证双方商业利益,关税收入则按照平等的原则平均分配。

总体上算起来,这是一个令双方都能够满意的“平等条约”,虽然荷兰人是在朱由崧的舰队威慑之下,才让出了那五成的马六甲海关关税,不过相比起来,中国开放口岸之后,能够带来的巨大财富,这种让步绝对是值得的。

条约签字之后,邵杰对菲尔德笑道:“菲尔德先生,其实我们大明帝国一直对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心存好意,毕竟你们欧洲国家需要我们的瓷器丝绸和茶叶,而你们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则是如今唯一能够进入东方与我们交易的人,不过葡萄牙如今早已经没落,他们的交易量远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而荷兰作为海上马车夫,将会担负起促进中西交流的任务,所以我想我们大明帝国与荷兰的友谊将会随着贸易的进行而加深菲尔德先生,就为我们财富和友谊,我们干一杯如何”

菲尔德笑道:“邵,你说的太对了,你们是世界最大的原产地,而我们则是世界最强大的商人,我们原本就应该是天生的合作伙伴,而不应该是敌人”

菲尔德高兴的不仅仅是他们协议的达成,而是他们在东印度公司当中的派系,也就是他们劳合费利所代表的和平贸易派,因为这次所得到的利益,将会完全压过科恩所代表的强硬派。

菲尔德也明白,科恩那家伙说的也没错,如果能够在巴达维亚建立一个殖民地,那么与东方的贸易主导权就会在他们自己手中,而如今他们却需要仰人鼻息,只是科恩那家伙根本没有看到大明与荷兰的军力差距,他们荷兰虽然有钱,要是算起舰队实力来,却未必比得上西班牙人,既然西班牙人都被打得落花流水,连美洲舰队都赔进去了,他们要是跟大明的舰队死磕,下场也未必就会比西班牙人好。

条约签订之后,荷兰人成为合作伙伴,西班牙人成了手下败将,一时还建造不起新的海军舰队,整个南洋就成了大明舰队的澡盆,在这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舰队能与南海舰队相比,剩下的不过就是剿匪和护航而已,当然剿匪和护航也是海军最喜欢做的事情,因为这不但能够给海军部带来巨大的收入,同时也能够给舰队水兵捞外快的机会,在剿匪的时候,军纪不会太严格,朱由崧特意让他们有发点小财的机会,等到退伍之后,他们手里的钱足够让他们回到家乡过上富家翁的日子了。

南洋风波平息,北京的局势却变幻莫测,自从朱由崧离开北京之后,议会的日子就越发不好过了,没有了朱由崧撑腰,那些官老爷很多时候都不会管议会的意思,自己想起什么方案,就直接实施,根本不会经过议会的同意,这在他们看来也没什么不对的,毕竟要他们把折子交给皇上审批那是正事,却要他们把计划方案交给一商组成的议会审批,根本就是儿戏。

一天的劳碌之后,赵彦满脸疲惫地回到自己的府邸,他这些日子过得虽然不算忙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疲惫,当年在山东的时候,赵彦因为首鼠两端,得罪了朱由崧,而朱由崧看他他还是个干吏的份上,将他带到了北京,如今她是翰林编修,辅助内阁几位阁老处理内阁事务,实际上他负责的事务却是与议会联络,在朱由崧在的时候,议会自然能够发挥作用,他这个联络员也做得有滋有味,能够接触到议会的民间大族,又能够学习到内阁诸位阁老的运作国家的手段,假以时日可以说是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就在朱由崧离开之后,内阁和议会就开始互掐,张维贤虽然性子平和,手段老辣,为了维持大局,多次平息了议员的愤怒,不过内阁的人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无视议会的意愿,这让他也有些火大,有几次甚至直接跟官应震和刘一燝吵了起来。

这种矛盾,实际上是一直把持着大明行政大权的文官集团与想要将政治势力延伸到朝廷的工商业集团之间的矛盾,赵彦夹在这两者中间,无论谁他都得罪不起,同时要应对两者完全相对的要求,这让他心力俱瘁。

“老爷,有个人来找老爷,说是故人来访因为是一位宫里的公公,所以我就让他等在客堂里了。”赵彦刚刚回到府邸,自己的管家马上就来对他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