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1 / 2)
钱”
朱由崧笑道:“前些日子的电影,你看过吗”
“电影就是北海那里来的映画戏这倒是见过那上面北海的火车真是厉害啊,一个火车头,就带着二三十节车厢”
朱由崧说道:“就论这粮食的转运,一节车厢大约能够运输十万斤粮食,二十节车厢的话,就是两百万斤,大约七万多石粮食,若是平常,这七万石粮食的运输成本是多少”
第四十四章 铁路公司中
对于朱由崧的问题,张维贤还真有些不太清楚,他这种公侯之辈怎么会知道这些实务之事,看向众人问道:“大家有没有知道的”
一个人站起身来,大家一看谁都不认识,一问才知道是朱由崧带来了,这肯定就是朱由崧的说客了,便听听他讲什么,那人其实就是张风府,随着日本的战乱,北海的安定以及朱由崧的回明,北海公司的工作重点也就放在了大明,很多人都开始回归。
张风府在北海进行了六个月的训练和学习,并且进入北海大学进修了大半年,北海大学现在虽然空有校舍,没有师资,倒也不能说是个空壳吗,因为里面的图书馆里还装着智脑拿出来的数十万本各种现代资料,包括了天文、地理、社会、经济、技术等等多个领域,张风府在里面也算是博览群书,现在已经成为北海总参谋部的一名合格参谋,因为张风府是圣门第三学士,算是重点培养对象,这次调他来帮助朱由崧处理事务。
只听张风府说道:“我倒是知道一些,我们大明的粮食产地原本在苏杭,有道是苏杭熟天下足,后来因为隆庆开海,苏杭等地开始大量出口丝绸,稻田改作桑田,粮食生产开始不足,而我朝曾多次向湖广移民,湖广之地土地肥沃水力丰富,正适合稻米生产,因此渐渐发展成了我朝粮食主要产地,漕粮当中所占比例也逐渐升高,而我们北京的粮食来源也多是源于此若是从湖广运到北京需要经长江,到运河北上,期间风涛漂没,官吏贪污,途中耗费是正粮的二倍三倍,甚至是四五倍,运输这十五万石粮食,从湖广到北京,看似朝廷花费不大,实际上却是都转嫁到了百姓身上,承运百姓困苦不堪,朝廷运费却不见稍减,其中都被那些贪官污吏侵吞”
朱由崧轻咳两声,没想到这个张风府还是个愤青,他说道:“风府,不要说这些漕运的事情了,我们虽然义愤,却对此也无可奈何,就说说其中运费多少吧”
张风府说道:“若是朝廷漕运,大约需要耗费正粮的两倍以上,若是商人运输的话,这么长的距离,也得耗费四五成之多”
“那么,若是改用铁路运输呢”朱由崧说道。
张风府道:“铁路所耗不过是煤炭和水,虽然前期投入巨大,不过若是十五万石的运量,每十里也不过耗煤四百斤而已,只要在路边有一个加水加煤的站点,构成一个铁路网,那么全国各地的粮食都可以随意转运。”
朱纯臣不禁惊叫道:“四百斤煤炭运输千里,也不过几万斤煤炭,现在北京城里那些小户人家过个冬还不得买上几万斤煤炭那跟没有成本又有什么区别”
此时的煤炭用途不多,除了取暖就是炼钢了,而且在朱由崧的带领之下,大明那些恶毒的资本家,率先大量地使用异族奴隶,煤炭的产量越来越高,价格却越来越低,相比于十五万石粮食,这几万斤煤炭,的确是不值一提。
事实上铁路的运输自然不是这么简单,铁道维护,蒸汽机车的修理,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但是相比那种耗资巨大,扰民无算的漕运,铁路自然是要好的多了,若是铁路修成,那还真是一大善政。
朱由崧继续蛊惑道:“还不只是粮食,想象一下,铁路建成,这么庞大的运量,若是一旦展开,那么人员往来、丝绸瓷器、煤炭钢铁、马匹茶叶、海鱼海盐,想象一下这里面究竟有多大的利益只要我们建成了这个,将铁路控制在我们手里,我们就是真正的铁路大亨,什么晋商徽商都得看我们的眼色若是我们一旦关下闸门,他们什么油水都没了,这里面怎么会没有钱赚”
此时连一向淡定的英国公张维贤也坐不住了,原本宋朝的时候,那是南人不可为相,南方人也没什么意见,实际上就是人穷志短,那时候南方还没有开发出来,经济还真没办法与北方人相比,人口少,读书人也少,就算是有些不满,也直接被忽略了。
但是现在大明朝当中,南方却占了大多数,这是为什么,那还不是因为大明的漕商、盐商和海商都聚集在南方,南方人吃肉,大把大把的银子往家里赚,他们只能眼看着,整合四有了钱,他们才能培养出那么多的读书人,抢占了大明朝堂,现在有组织起了一个东林党,为他们遮风挡雨。
若是能够掌握铁路,那么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可以在朝廷上弄出一个代表他们利益的政治党派。他们这些勋戚不愁吃不愁穿,美人神马的,想要也能到秦淮河买几个扬州瘦马,只是这钱权二字却总是参不透,他们祖上也是跟着太祖或是成祖拼杀出来的,大明江山也有他们一份功劳,怎么现在反倒是被那些南蛮子给架空了。
张维贤听到现在,呼吸都急促了,连忙说道:“殿下,这铁路的确是一门好生意,只是朝廷已经定下了以工代赈,实际上就是户部和工部的职责,工部总算是方大人的地盘,方大人与我等也是相交莫逆,只是户部的李汝华等人却不好糊弄,说到底,还是东林党人”
这些勋戚对东林党都没什么好感,东林党认了张居正为老祖宗,当年张居正可是把他们这些勋戚给好好的整治了一段,对南方那些大商人却没怎么处理,这些勋戚心里能不怨恨吗在怨恨张居正的同时,自然也把东林党给恨上了。而且这些年来,东林党为了保证南方大财主的利益,倒也没少干损害他们北方勋戚的事情,他们就越发恨得心安理得了。
朱由崧笑道:“若是在以前,我倒也那他们没办法,可惜的是刚刚一位叫钱谦益的翰林编修犯到了我身上我倒是可以跟他们交易一番,相比不会太难。”
朱纯臣急了,说道:“一个钱谦益,就能够让东林党人放弃铁路不太可能吧”
张维贤一摆手,说道:“朱贤弟,这个钱谦益可不简单,他是叶向高那老儿的学生,诗文无双,文采风流,正是东林党人全力推举的下一代新星呢不过殿下,就算是钱谦益这么重要,他们恐怕也不会放弃铁路的事情吧”
朱由崧说道:“不用担心,东林党人未必能够看到铁路真正的价值,而且东林党从本质上讲,可不是商人,在他们看来,一个钱谦益要比那些充满铜臭之气的钱财强多了,他们会与我们交易的”
张维贤点了点头,说道:“这样我就放心了,若是殿下真能够做成,维贤当追随殿下,共建大业”
朱由崧耳朵一动,张维贤这话里有话啊,做成却没说做成什么,难道是说自己做成皇帝,他也会追随自己这个英国公魄力不小啊
有了英国公的许诺,其他人也纷纷表态,朱由崧示意众人安静下来,说道:“将修筑铁路的任务抓到手中,倒是不难,不过我们仍然要让给朝廷一部分股份,也不算是太多,只要百分之二十就成了,其中一分归我皇爷爷,另外一份归户部”
张维贤说道:“那就好,我还以为还像联合矿业那样要百分之五十一呢”
朱由崧笑道:“皇爷爷也没那么狠,这次我们赈灾、修路、购买机车再加上铁路和机车的日常维护都一起包办了,朝廷要上两成已经算是白拿了,他们也就该知足了不过在这里,我们要说说,这次的其他股份该怎么分配,我决定拿出三百万两白银参与这个铁路公司”
“什么三百万两”朱纯臣不禁叫道:“小殿下,您财大气粗,可也得想一想我们的情况啊,您一下子拿出三百万两来,我们还能有几分股份啊”
朱由崧微微一笑,说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我们这次拿出这么多钱来,当然不只是为了修筑一两条铁路,而是要拿到在全国甚至是在海外修筑铁路的权力,而且要求朝廷在修筑铁路的时候,同样的条件,必须优先考虑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