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 / 2)
贾荣将秀儿揽在怀里,说道:“那么,等你大哥的好消息吧。”
说完,把秀儿抱得更紧了。一瞬间,他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变得更重了,不光是为自己而活,还有个女孩还在等着自己。
看着秀儿那清秀的脸蛋,感受着怀中秀儿凸凹的身材,贾荣心中不由得一阵的火热。鬼使神差的低头吻住了秀儿那娇艳yu滴的红唇,惹的秀儿一阵呜咽。
放开了心中的想法,秀儿也不如以往的那么躲闪,任由贾荣亲吻,不过贾荣也是个没有经验的菜鸟,不懂得亲吻的要诀,只是对着秀儿的红唇亲亲啃啃的。
同时贾荣的双手也是不停的抚摸着秀儿那魔鬼般的身材,不一会儿,秀儿就彻底瘫软在贾荣的怀中。
良久,贾荣停下来,就那么静静的拥着秀儿,想着自己从现代穿越回到古代,并拥有了这么善良温柔的女孩,一切似乎都在梦中。
贾荣低头对在自己怀里的秀儿说道:“掐我一下,用点力”
秀儿露出不解的神情,但还是听从了贾荣的话,用力的掐了一下。
贾荣哎呦一声说道:“真疼”
秀儿急忙揉了揉刚才掐过贾荣的地方,说道:“对不起,贾大哥,我不是有意的。”
贾荣看着秀儿那一副埋怨自己太过用力的神情,赶紧说道:“我让你掐我是看看自己是不是做梦,拥有你这么漂亮温柔的女孩。”
古代的女孩哪听到过这样的甜言蜜语,听到贾荣这么说,秀儿紧紧抱着贾荣,脸上露出幸福的神sè。
贾荣抬头看了看天sè对秀儿说道:“娘子,天sè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秀儿啐了一口:“谁是你娘子,我才不做你娘子呢,你个登徒子。”
看着秀儿一副羞的不能行的样子,贾荣也就不逗她了,贾荣蹲下身子说道:“上来吧,秀儿,我背着你回去。”
秀儿急忙说道:“大哥,这怎么能行呢。”
贾荣想了想也觉得自己太唐突了,古代的女子很注重名节的,自己和秀儿的事只是私下所定。但他还是说:“秀儿,你就让我背你一段路吧,明天我就要走了。”
秀儿这次没有争辩,而是俯身趴在了贾荣的背上。
不得不说古代的女子发育的就是快,感觉到背上秀儿的身材,贾荣又是一阵心猿意马。
在汉朝讲究妻为夫纲,也就是妻子要听遵从丈夫的,女人说白了,就是附属品,也就是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贾荣的这种行为在汉朝是要受到批判的。
虽然贾荣背着秀儿违逆了古代礼俗,贾荣却不在乎,自己是穿越人士,不注重这些礼节。秀儿也很高兴,因为贾荣肯背她,着说明贾荣很喜欢她,自己在他的心中有很大的分量。
在快要接近村口的时候,贾荣才将秀儿放了下来。
回到家后,贾荣找到李老头和他商议明天征兵的事情。
贾荣道:“老伯,明天我就要和孩子们一块去县城,不知老伯有何建议。”
对此,李老头长叹一声,说道:“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也无法阻拦,只是你在军队要保重,刀枪无眼。”
贾荣道:“多谢老伯提醒,这半年来多靠老伯收留,才能有贾荣今ri,ri后必有报答。”
“你能有这份心就行了,其实我早也看了出来小女对你有意;唉,这个丫头啊。”李老头说道。
看着李老头那yu言又止的样子,贾荣说道:“请老伯放心,只要将来我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博取功名,一定会娶秀儿为妻,照顾她一生一世。”
老伯,我也知道这只是空语,但如今我所能保证的,就只有这些了。”贾荣接着说道。
第六章:入伍
李老头听完贾荣的话后没发表什么见解,只是一个劲的长叹。
“若是我不幸殒身沙场,马革裹尸,请老伯为秀儿另择良婿。我已与秀儿约定好了,三年之后无我音信,就让她另嫁他人。”贾荣继续说道。
李老头说道:“其实我观公子乃非常人也,言行见解都独具风格,秀儿若是跟随你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以私心来说,我是不愿意你去当兵的。我没和你说过,秀儿的哥哥就是在死于战场的,我想着你和秀儿在村里安居乐业,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李老头接着说道。
“老伯此言差矣,以我观当今天下,必乱也。如今宦官当道,欺弄皇权,民生凋敝,不出几年,天下必将大乱。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即使不去当兵,也不会如老伯所说平平淡淡的一辈子的。”贾荣说道。
李老头听过贾荣的话后脸sè顿时变了,急忙说道:“以后公子这番言论可不能在人前说,这是要惹来杀身之祸的。其实我也知道当今的世道变了,只不过是爱女心切,不想你去当兵而已。”
其后,李老头和贾荣说了一些战场上要注意的问题,虽然李老头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但活了大半辈子了,对于战场的许多事还是知道的。
对于李老头,贾荣一直是心存感激的,自己刚来到汉朝时,是他收留了自己,教自己为人处事,像自己的长辈那么的关心自己。如今,听他口气,是打算让秀儿跟随自己,贾荣心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在战场上博取功名,让李老头和秀儿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第二天清早,村里的大人已经带着孩子主动到平时的训练场集合了,看来昨天李老头去各家各户做工作做的不错。
村里大约有六七十户人家,有的家里没有男丁,所以总共有五十多个十四、五岁的小伙子,比昨天预计的要多那么几个,连逃过几次征兵的李喜也在队伍里面,可能是昨天贾荣的话对他有所触动吧。
见人已经到齐,李老头走上前来说道:“这次你们去当兵,将有平时训练你们的贾公子带路,希望你们路上听从贾公子的吩咐,不要惹祸,凡事听贾公子的安排。”
听了李老头的话,小伙子们都很兴奋,因为贾荣的身手那是大家公认的好,平时都很佩服他,打心眼里大家都认为由贾荣来当这个领头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接下来李老头嘱咐了贾荣一些路上注意的问题,家长们也是和孩子说着一些离别的话。秀儿躲在平时训练场后面的大树后面眼含热泪的看着贾荣,嘴里低声的呓语着,倾诉着对贾荣的不舍。
大约半个时辰后,贾荣点齐了队伍,一共是五十四人,在家长们依依不舍的眼神下,带领一群小伙子离开了,家长们跟在队伍后面送了好几里地,还是不愿回去。
贾荣劝了好久,才将她们都劝回去。看着她们对着孩子的不舍,有的甚至一路流着眼泪,贾荣在一瞬间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变得更重了,自己是他们的领头人。
贾荣没有在临走前去找秀儿道别,他害怕那样会更加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