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0(1 / 2)
是极重要的。
自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八路军、新四军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抗战爆发之后的第一年,这一年,八路军的兵力只有三万余人,新四军更只有不足万人,不过,这四万人全都是从十年内战中打出来的老兵,可谓身经百战,所以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这些老兵甚至敢于跟小日本拼刺刀并且不落下风。
第二阶段,便是后续三年,这三年八路军、新四军由于奉行独立抗战的大战略,主动深入沦陷区开展敌后斗争,兵力开始急剧膨胀,既便冈村宁次上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后,对华北的八路军造成极大损失,八路军也仍有二十万人,新四军也发展到了十万人之众
不过,兵力规模急剧扩大的代价就是老兵比例急剧下降,战斗力急剧下降,这也是去年冈村宁次上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之后,八路军遭受极大损失的重要原因,因为新扩充的八路军无论战术素养、训练水平还是战斗意志,都远无法跟老兵相比。
所以说,皖南事变之后的调整期,对于八路军、新四军来说可谓无比重要,因为借助这段难得的调整期,八路军、新四军可以借助清剿沦陷区的会道门武装来训练部队,这么做,既可以增加部队的战斗经验,又可以补充武器装备,更可以扩充部队规模,可谓是一举三得
皖南抗日救国军也同样迎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小日本第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因为锦江会战惨败,已经遭到解职,新上任的第军司令官阿南惟几要比园部和一郎聪明些,他果断放弃对上高侧翼的攻击,重新将进攻重点指向了长沙
毫无疑问,阿南惟几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上高侧翼早已经被薛岳经营得固若金汤,但是作为防御支撑的长沙以及左翼的常德地区,却相对空虚,阿南惟几将主攻方向转向左翼,就有很大可能将第九战区的国军精锐各个击破。
而事实上,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阿南惟几也的确实现了他的战术意图,包括第74军在内,薛岳第九战区的四个最精锐的主力军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几乎被日军全歼,整个第九战区的作战潜力锐减至不足原来的一半,这时候如果不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小日本将作战重心从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第三次长沙会战很难打赢,大西南也多半会沦陷。
言归正传,由于阿南惟几重新将主攻方向转向了长沙及常德,作为连侧翼的侧翼都算不上的皖南,自然也就被日军所忽略,所以直到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皖南抗日救国军都没有遭到小日本的进攻,这给了皖南抗日救国军一段宝贵的练兵时间。
第205章
“突突刺”
“突突刺”
“突突刺”
徐十九在李子涵陪同下走过来时,团营的uu0多官兵正在营长何长柱的口令声中,做着枯燥的刺杀训练,军队的刺杀训练只有刺、挡、挑几个动作,不过,可不要小看这几个动作,要是能把这几个动作练到极致,那可是了不得
千万不要迷信那些花里胡哨的花式动作,那都是杂耍,纯粹是为了娱乐观众,真正杀人的动作往往很简单,而军队的存在,当然不是为了娱乐,军队的唯一使命就是杀人,杀死敌人,保护本国的人民,所以,军队的刺杀动作都非常简单。
所以,想知道一支军队训练好不好,有没有战斗力,只要看看他们的刺杀训练就知道了。
初升的朝阳下,团营uu0多官兵摆成了一个大方阵,正是春寒料峭时,可这些大头兵们却一个个全都光着膀子,露出了胳膊上、背上还有胸口上,那一块块腱子肉,油浸浸的汗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炫目的光泽,充满着力量的极致美感。
有几个小媳妇从河边洗完衣服回来,正好经过操场边,看到这一副美景,一个个顿时面红耳赤脚下也加快了步伐。
“突突刺”
“突突刺”
“突突刺”
何长柱手握皮鞭,同样光着膀子,一边喊着口令,一边在队列中来回巡视,遇到有动作不到位或者不标准的,手里的皮鞭就会劈头盖脸抽过去,有老兵多瞅了眼一个小媳妇的大屁股,背上就狠挨了一鞭,抽得血印子都出来了。
刚走过去的几个小媳妇便噗哧笑起来,脚下却走得更快了,尤其那个园脸,皮肤特别白、腰特别细,屁股特别大的小媳妇,下巴都快垂到了鼓鼓的胸口,不过走出去几十步远,却忍不住回眸扫了刚才挨打的老兵一眼,然后嫣然一笑。
这回眸一笑,把那老兵笑得魂都飞了,就那声惨叫也卡在喉咙里喊不出来
“往哪瞅呢往哪瞅呢这要是在战场上,你小子就已经被小日本开膛了”何长柱照着那老兵背上又狠抽了两皮鞭,完了又照着他屁股上狠踹了一脚,直接将老兵踹趴在地,然后唾沫横飞地接着骂,“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道理我跟你们讲多少遍了,喹起来,他娘的别跟个娘们似的趴在地上装熊,等着老子来日你呢老子可没那不良嗜好。”
徐十九、李子涵远远看着何长柱在那里操练部队,不知不觉半个上午就过去。
毫无疑问,营的训练是整个十九支队中最好的,何长柱这个训练标兵可不是白给的,既便是彭武的骑兵营、杨大树的警卫营,在训练水平上也跟不上何长柱的营,这个,只要看看营那纵、横、斜全都成线的队列就知道了。
更不用说,营官兵身上透露出来的那股子杀气。
只要上过战场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队。
徐十九心下便有些感慨,这uu0多官兵中间,超过一半是从第军投诚过来的,徐十九甚至还能认出队列中一个连长,那个孙老豹,这些兵在第军时,一个个全都是熊兵,可到了皖南抗日救国军还不到两个月,却跟换了个人似的。
如果这个时候让张文清来看望他以前的老兵,只怕是不敢相信吧
还是那句话,世无不可用之兵,只有不可为之将,第三战区的国军战斗力低下,不是因为这些兵不行,而是因为第三战区的高级将领不会带兵,譬如上官云相,譬如张文清,又譬如唐云山这些个师长,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哪
李子涵站在徐十九的身后,同样有些感慨。
李子涵在第三战区呆的时间虽然不长,可对三战区所属各集团军、各军乃至各个师的面貌却是有所了解的,第三战区的国军,无论川军、湘军、粤军、中央军,基本上都已经垮了,单单以战斗力而论,三战区的一个师甚至都不如皖南抗日救国军一个团,这也就难怪,顾祝同在吃了那么大亏后,还只能忍气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