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 > 分节阅读 269

分节阅读 26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还追不追了”

“算了,再追下去也只能是浪费时间。”李牧叹道,“这回咱们认栽,回去。”

言老四、王一刀、犊子还有小癫子尽皆默然,尽管他们心里不服气,却也得承认李牧的选择是对的,再追下去的确只能徒劳无功。

李牧一声令下,第5大队便撤了个于于净净。

李牧却不知道,一双眼睛就躲在百十米开外,正紧张地监视着他们。

直到李牧和所有队员都走远了,野口隆幸才长出一口气,颓然靠在了身后岩石上,此时的野口隆幸,虚弱到走路都不利索。

李牧还是嫩了些,如果高慎行在这里,他一定不会被现场留下的痕迹牵着鼻子走,因为看到几团沾血的纱布,就先入为主地认定,对手失血并不多,如果李牧掀开那堆灰烬,他就会发现,底下其实掩埋了大滩大滩的血迹。

人在大量失血后,就会变得极度虚弱。

发现了那滩血迹,李牧也就会想得到,对手一定走不远。

然后只要加大搜索范围,野口隆幸就将无所遁形,他就只能乖乖就缚。

可惜的是,李牧还是嫩了些,他被现场留下的痕迹骗了,或者说,野口隆幸实在是太狡猾了,这小日本不仅枪法出众,极其擅长丛林作战,尤其还深谙人的心理,李牧这次栽在他手下,其实一点不冤。

野口隆幸留在原地休息了十几个小时,才稍稍恢复体力。

在恢复体力之后,野口隆幸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猎,野口隆幸深知,要想活着走出二龙山,就必须积蓄足够的体力,而要想积蓄起足够的体力,那就必须进食,不管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还是地上爬的,只要是活物,就能补充蛋白质,就能恢复体力。

野口隆幸用自制的简易弓箭射杀了一只野兔,又掏了一窝田鼠,还从潮湿的枯枝败叶中翻找到了十几条不知名的虫蛹,为节省时间同时也为避免暴露目标,野口隆幸没敢升火,而是简单剥皮洗尽,生嚼着吃了。

第22章敌工人员

言家镇一片繁忙的收秋景象。

乡党、民兵正忙着收割稻谷。

作为龙口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殷尚文今天却没有参加收秋,而是早早的来到了镇口的石桥,他在等一个人。

十天前,也就是二龙山之战结束的当天,殷尚文就向新四军军部去了封急信,请求上级给十九支队派谴一个敌工人员,以策反二龙山之战中俘虏的十几个日军战俘,算算时间,上级派来的敌工人员今天差不多该到了。

等待的间隙,殷尚文扭头看了看不远处,正在田间劳作的日军战俘。

在放下武器之后,日军战俘温顺得超乎想象,甚至不需要监督,十几个日军战俘就一个个都在卖力地劳作着,有两个战俘甚至脱了衣裳,虬结的腱子肉上都沁出了汗水,你完全无法想象,在十天之前,这十几个战俘还是穷凶极恶的郐子手。

殷尚文并没有等太久,晌午刚过,远处就出现了一队人。

远远的,殷尚文就把走在前面的舒同文认出来了,然后,殷尚文就注意到了走在舒同文身后的那个年轻姑娘,剩下的都是穿着灰军装的战士,这个姑娘却穿着便装,显然就应该是上级派来的敌工人员了。

“舒政委。”殷尚文赶紧迎上前。

“尚文书记。”舒同文热情地跟殷尚文握过手,又将身后的年轻姑娘介绍给殷尚文,“这是敌工部的柳忻同志。”

“柳忻同志你好。”殷尚文又热情地跟柳忻握手。

柳忻留齐耳短发,脸上有几粒雀斑,相貌普通,却浑身上下透着股劲头,她甚至都没来得及坐下来喝一口水,就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当即对殷尚文说道:“殷书记,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先看看那十几个日军战俘。”

必须要说一句,在那个时代,共产党人真是争分夺秒地于工作,而且是怀着摆脱西方列强奴役的伟大理想,在玩命工作,没有经历过那个黑暗的年代的人,没有遭受过旧中国的苦难的人,是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前辈的。

有那么一类人,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他们真可以放弃掉一切,包括他们的生命。

对柳忻的请求,殷尚文表现得很淡然,他甚至都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当即带着柳忻还有舒同文走向田间,来到了那十几个日军战俘跟前。

那十几个日军战俘看到殷尚文走过来,便赶紧挺身立正,很是拘谨地站在了那里,待殷尚文走到跟前,便同时向着殷尚文鞠首,就像是见了他们的长官,神情之间透着恭敬,而且这种恭敬不像是装出来的。

必须承认,这又是小日本的一个优点。

小日本战俘纪律性强,那是出了名的。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的哲学思想物极必反

日本政府对国民进行了狂热的军国主义洗脑,使本国的年轻人都变成了一个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他们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更不拿别人的生命当回事,俨然就是一个个的人形战争机器,除了杀戮,仿佛就不会于别的了。

但是,人终究是人,人性可以受到军国主义思想的压制,却不会被抹除,而且对人性压制越厉害,将来的反弹就越强烈,只要契机出现,小日本建立在军国主义思想基础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就会轰然崩溃,那时,这些战俘就将会怀疑一切。

现在,这十几个日军战俘还没到怀疑一切的地步,可是思想的根基已经动摇了。

别看柳忻年轻,却已经是一个拥有丰富策反经验的敌工人员了,在调来江南前,她就已经在晋察冀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并且成功策反了好几个日军战俘,她简单观察了一下这十几个日军战俘的精神面貌,心里就有了谱。

柳忻并没有一上来就跟这些日军战俘讲什么大道理。

现在这十几个战俘仅仅只是思想上有些动摇,还远未到怀疑一切的地步,如果这个时候就试图瓦解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无疑是极不明智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有道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切忌操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会成为你们的临时长官。”

“你们必须听我命令,不要妄想逃跑或者反抗,那是徒劳。”

“现在,你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劳动,用你们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我们新四军不养闲人,如果你们表现良好,等将来战争结束,你们才有机会回国,去跟自己的亲人,去跟妻儿老小团聚,你们也不想一辈子留在中国,对吧

日军战俘有其特殊性,他们虽然大多也是劳苦大众的子弟,可也不能够像对付国军战俘那样,一上来就搞诉苦会,对待日军战俘,你们必须首先从亲情角度切入,启发他们去思念家乡的亲人,使他们慢慢恢复人性,然后再来搞诉苦会,这样才会有效果。

十几个日军战俘很快有了反印,一个个全都耷拉下了脑袋,神色黯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