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8(1 / 2)
面对着日寇的刺刀、面对着死亡的威胁时,我们却在逃离上海,弟兄们,我们吃百姓的,喝百姓的,可是当百姓需要我们时,我们却扔下他们跑了,耻辱,耻辱啊”
银幕上图片再换,这次却是白天南京市民前来劳军的景象。
舒同文沉重的声音再次响起:“现在,南京市民又给我们送来了吃的、喝的,抽的,还请来了戏班给我们唱戏,弟兄们,日寇正兵分三路向南京逼近,南京市民正面临着上海市民同样的命运,那么这次,我们还跑吗”
“死铲,这次老子不跑了,死也不跑了”
“拼了,跟狗日的小日本拼了,龟儿子的。”
“他奶奶个熊,这次要是再跑,老子丢不起那人”
“对头,这次不跑喽,这次就是打死老子也不跑喽。”
主席台下,七十四军一万八千多官兵顿时间群情ji愤。
银幕之上,忽然出现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的巨幅照片,一段昨天记者会上唐生智的录音被播放了出来:“此次南京保卫战,别的我不敢说,但有两样可以保证:一,临危不乱,临难不苟,二,没有领袖命令绝不后退半步,誓与南京共存亡”
第16章死守牛首山
由于时间太紧,幻灯片做得相当粗糙,不过放映后的效果却着实不错,当唐生智的巨幅照片伴随着他的录音响起时,一万八千多官兵霎那间就炸了锅,此时此刻,就是让他们排着密集的步兵队列迎着日军机枪冲锋,他们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俞济时、王耀武、冯圣法等人悬着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正所谓知耻而后勇,七十四军的官兵们在意识到羞耻之后已经重新焕发出了斗志,再加上军委会新补充的军械,已经有了可与日军一战的信心以及底气。
人群中,徐十九却幽幽地叹了口气。
银幕上,唐生智的神情是那样坚毅,麦克风里传出来的声音也是如此铿锵有力,所有人都愿意相信,老唐绝非只是嘴巴上说说,他这次是动真格的可问题是,老唐纵然有心在南京杀身成仁,可蒋委员长真会成全他吗
次日,七十四军所属5师、58师分别进驻淳化镇、牛首山。
按照南京卫戍司令部制定的防御方案,七十四军负责防御水西小中华小光华门至牛首山、方山、淳化镇一线,俞济时将51师摆在了淳化镇,负责切断宁沪公路,58则摆在牛首山,负责切断宁杭公路。
牛首山在南京的南郊,又名天阙山,金陵览古日:遥望两峰争高,如牛角然,故起名牛首山,牛首山与北郊的紫金山遥相对峙,是控扼南京城的战略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牛首山主峰标高约三百米,左右两侧分别是熊山、尖山,自南京通往杭州的公路便从熊山跟牛首山、尖山之间穿行而过。
58师只要守住三个山头,就能彻底切南路日军的北上通道。
在实地察看了地形之后,关于如何守牛首山却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以一七二旅少将旅长何凌霄为首的大部份军官认为,牛首山虽然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却也同样容易被日军抄截后路,所以主张只在牛首山摆一个团的兵力,作为师主力的屏障,师主力则摆在牛首山后面的铁心桥至中华门一线,形成纵深梯次布置。
徐十九却提出了另一种意见,徐十九认为,整个南京保卫战都属于孤军守绝地,可以说是内无强兵、外无强援,且战略纵深极为有限,那么牛首山、紫金山、青龙山、乌龙山、幕府山等外围支撑点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所以,徐十九认为58师应该倾尽全力守住牛首山,只要58师能够守住牛首山,从朗溪北上的日军主力就无法越过牛首山对南京城构成威胁,既便日军派出小股部队抄截58师的后路,也不足为虑,58师完全可以在牛首山多囤军粮、多储弹药。
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58师还有一个人活着,日军就别想从这里过去,更别想对牛首山背后的南京城构成威胁,纵然到最后58师在日军重兵围攻下全军覆灭了,也至少可以将城垣争夺战以及巷战尽量往后拖延。
如果负责守外围防线的七十四军、六十六军、八十三军以及第2军团都能够抱定必死之决心,与敌寸土必争,誓死也不后撤,那么日军必将损失惨重,城垣争夺战及巷战也会极大推后,再想打下南京就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付出多大代价了。
最后,徐十九斩钉截铁地跟冯圣法说了一句:“南京已成为战略死地,南京保卫战几乎就是一场必死之战,只有置之死地才有可能后生,说到底日军也已经在淞沪会战中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他们未必经得起另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冯圣法最终采纳了徐十九的建议,他将包括十九大队在内的师直属部队以及在青浦之战中伤了元气的一七四旅摆在主峰,以一七二旅343团守熊山,344团守尖山,与牛首山互为犄角之势,再在山间公路上挖了大量反战车壕。
在召集58师所有营长以上主官开会时,冯圣法明确提出,此次守牛首山,当抱定必死之决心,人在阵地在,所以侧翼保护、后方保护统统都不需要,直截了当说吧,这次守牛首山就别想活着下山了,小日本想抄58师后路就让他们抄去吧。
会议上,58师十几个营长被冯圣法冷酷的表态ji得热血沸腾、嗷嗷大叫,有几个营长甚至当场写下了血书,然后跟上峰、同僚做临死前的最后诀别,场面极为感人,这个说姚老哥咱们下辈子再见了,那个说张老弟我先走一步了。
军事会议一开完,各旅、团、营长便纷纷返回各自的防区,带着部队抢修工事,准备迎接南路日军的进攻。
跟58师相比的ji烈决绝相比,51师守淳化镇就显得有些中规中矩。
51师师长王耀武并没有集中全师兵力死守某一点,而是命纪鸿儒301团前出宋墅,命程智302团占据淳化镇左侧制高点方山,再命邱维达306团前出湖熟镇,保护宋墅、淳化镇的侧翼,最后还将张灵甫305团摆在淳化镇身后的高桥门,作为预备队。
乍一看,王耀武的防御布置还是很严谨的,有前哨阵地,有后方阵地,有侧翼保护还留好了预备队,这基本上就是标准的阵地战布置,可攻可守,一旦战局不利,立刻就可以放弃淳化镇退守雨花台乃至城垣工事。
然而,南京保卫战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阵地战,通常意义上的阵地战不必在乎一条或者几条防线的得与失,还可以在后方逐步地构筑防线、梯次防御,然而南京保卫战却几乎没有战略纵深,所以王耀武的布置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了。
其实,51师最可取的防御策略是将所辖两旅分别摆在沪宁公路左右两侧的方山、青龙山打死战,而完全不必保护自己的侧翼以及身后,因为从方山、青龙山上架起迫击炮、重机机就足以锁死两山之间的沪宁公路,通过句容进攻南京的中路日军若不首先打下方山、青龙山,大部队根本就别想靠近南京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