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8(1 / 2)
了意大利,还是去了维琴察同巴乔的小儿子在同一所学校学习。
高原训练法,也要符合科学规律,并不是强度越大效果越好的,高度的选择与运动员的年龄、训练水平、负荷能力、状态、从事高原训练的次数密切相关,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高度和训练时间。训练时间选择不合理同样会前功尽弃。中国体育竞技方面就有真实的案例。
1996年的年初,辽宁女子中长跑选择了海拔2360米的青海多巴训练基地进行了第一次高原训练,这次为期30天的训练并没有打破常规,按照高原训练的基本规律去练,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并不高,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由于1996年是奥运年,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已获得的运动水平,该队来到海拔2066米的云南松茂水库训练基地,延长了训练时间,增加了训练难度,希望再有所突破,不料事与愿违,运动队在奥运会选拔赛上全军覆没,全队没一个人达到奥运会参赛标准,没一个人提高成绩,整体成绩反而下降
真正的竞技体育,靠的还是科学和积累,没有那么多的金手指。
整个训练香港队聘请了专业熟悉高原训练的体能教练,整个训练安排的非常系统。
首先在第一阶段做了为期10天的准备,因为香港队球员的体能实在是太差了,和欧洲归化球员相比,相差不是一个等级上次亚运会之前的拉练成果,由于这个半年没有集中性训练,现在已经消弭殆尽。
10天准备之后,到了高原上,又进行了7天的适应性训练,时间同样做了适当的延长,原本具有一定水平的运动员来说,35天适应时间已经够了,但是经过10天准备之后的香港队球员们,依然没有能够满足要求。
准备期训练和适应性训练这个17天的时间,最主要的是要调整运动员的伤病,带着伤病进行高原训练,那是达不到训练效果的
适应性训练,通常采取慢跑的方式训练,一般不在运动场,都是在野外进行的,运动量适中,一堂课在6080分钟左右,尽可能地在控制度的情况下让运动员多出汗,然后再进行能量补充,反复完成几天的代谢过程运动员基本可以适应。
在适应性训练的第3天,陈灼、加森、容阿平等五名欧战球员的生理指标就已经调整充分,于是他们也就没有再继续等,而是从第四天开始起加量,提前进入了“提高阶段”,其它球员几乎全都是到了第7天指标才勉强符合要求,可想而知香港队平时有多么不注重体能训练强度。
提高阶段的时间安排是两周,这期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都要达到高原训练的最高要求,一般高原训练很少有运动员能达到或超过平原训练时的最高强度,但是一旦能够在这种身体承受最大负荷环境下突破了极限,对于体能来说那是个巨大的提升。
两周训练之后,返回到正常海拔和正常含氧量的平原基地,进入“调整恢复阶段”。
由于高原训练都是在缺氧的情况下完成的,特别是到了训练的后期负荷比较大,运动员普遍感到疲乏,下到平原后氧气比较充足,运动员都感觉很舒服,跑得也很轻松,恢复较快,这时候运动员都很兴奋,此时体能教练根据运动员水平不同进行中等强度的恢复性训练安排。
最后还有一周的“专项提高阶段”,再次提升训练强度越高,并且在这个阶段开始进行技战术的训练,不像前面的时间里单纯训练体能,把颠球遛猴等基础技巧训练当做“休息”。
整个训练周期长达40天,从5月20号一直到7月1号美洲杯开始,最后一周的“专项提高阶段”,就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便适应场地便进行的,由于训练时间的关系,香港队连一场热身赛都没有踢。
对于巴乔来说,美洲杯原本就是香港队的热身赛嘛100万美元的参赛费还有食宿全包,还能跟阿根廷这样的南美球队热身,这样的好事,哪找去
全部训练结束之后的第二天,美洲杯也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一个多月的高原训练,香港队的球员们全都是肤色黝黑,由于事先对香港队没有过多了解,因此香港队也被赛事组委会称为本次比赛的“神秘之旅”。
陈灼在阿根廷也有几个熟人,热那亚的队友帕拉西奥是最熟的,两人正好分在一个组,陈灼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就接到了帕拉西奥的电话,邀请陈灼和加森去夜店,在欧洲都没有这个习惯的陈灼在阿根廷倒是动了心,想要见识见识南美妞的功力,当然这也跟陈灼憋了四十多天有直接关系。
最终没有成行是肯定的,巴乔对于阿根廷并不陌生,他也知道对于这些球员来说,如果不盯死他们,一旦放纵的话,那么40多天的高原训练,就等于彻底报废
香港队的第一场比赛是7月3日对阵哥伦比亚,也是整个赛事的第二场比赛。
第3章欧化的哥伦比亚
香港队比赛的前一天,揭幕战上就已经爆冷,本届比赛夺冠热门东道主阿根廷队被玻利维亚队逼平。
国际a级赛事中阿根廷和玻利维亚共有30次交锋,阿根廷22胜2平6负占据绝对优势。在美洲杯历史上双方共有14次交手,阿根廷11胜1平2负优势明显。
不过这些数据只代表过往,在最近的一次比赛中,2009年4月,在南非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中,玻利维亚坐镇主场61狂胜阿根廷,当然这场比赛也是玻利维亚占据着高原主场的优势。
本场比赛中,阿根廷排出的是433阵型,前场进攻三叉戟是10号梅西、11号特维斯和21号拉维奇,三名中场是14号马斯切拉诺、19号巴内加和5号坎比亚索,四名后卫是8号萨内蒂、4号布尔迪索、6号加布里埃尔米利托和17号罗霍,门将是23号罗梅罗。
6号米利托是巴萨的阿根廷后卫,同国际米兰的那个米利托不是一个人。
本场比赛在开幕式之后举行,阿根廷和玻利维亚两国的总统都来到拉普拉塔球场现场观战。
整个比赛的过程中阿根廷队占据着很大的优势,但却得势不得分,而且运气欠佳,下半场开赛仅2分钟的那个失球,纯粹是一个意外。
那是玻利维亚开出右侧角球,玻利维亚球员埃尔莫萨右脚脚后跟撩射,看防前门柱的瓦伦西亚中场巴内加在门线处准备踩停皮球,结果鬼使神差,皮球从他的脚下滑进了大门就这样阿根廷被玻利维亚率先攻破了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