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6(2 / 2)
复杂而激烈,正是暗战的特征,这种常人看不见的战争产生的伤亡远没有正面战场这么大。但冲突的频繁和激烈程度,却还在正面战场之上。
“准确来说,目前元直略占了些上风”
贾诩的回答让王羽微微有些意外,徐庶和戏志才在历史上完全没有交集,谁的才智更高,就算王羽,也没办法给出答案。
可以参考的只有他们俩的继任者,郭嘉和诸葛亮,因为两个继任者难分轩轾。故而,得出他二人才智也相近的结论。
不过。戏志才的年纪比徐庶大很多,眼下正是最巅峰的时期;徐庶现在还不到二十,远非小说里那个足智多谋,不在诸葛亮之下的智者,比之前者,应该是有些差距的。
王羽遣徐庶南下时,预想的最好结果,也不过是徐庶依仗主场之利,顶住戏志才的攻势。为河北战场赢得时间罢了,可没想到,徐庶竟然占了上风。
“这二人都很会借势,戏志才挟曹操大胜袁术之势而来,以流言、离间为主要手段,搅得徐州地方派人人自危,生恐被陶公夺了权柄。令陶公一筹莫展。这还是短期的效应,如果让戏志才一直这么折腾下去,只消一两年时间,徐州就会因为内耗。彻底失去抵抗外敌的能力了。”
虽然徐州战场的局势不那么紧急,但贾诩还是饶有兴致的点评起了徐州这场暗战:“元直借的则是主公之势。”
“我的”王羽一愣,“我在徐州的名声,似乎不怎么样吧”
“确实。”
贾诩毫不客气的点点头:“青州新政一出,天下豪强对主公您都没什么好观感,徐州地方势力既强且根深蒂固,除了糜家这种原本就出不了头的,其他人对您都是如避蛇蝎。若非陶公心志坚定,说不定早就改弦易辙,免去徐州这场内乱了。”
“那你还说”王羽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正要腹诽胖子几句,心中忽然一动,惊疑道:“咦莫非元直他”
“正是。”贾诩笑道:“元直到了徐州后,一直韬光养晦了十几天,让原本有些紧张的那些人,都放松了警惕。可暗中,他却紧锣密鼓的做了许多布置,遣部属往彭城、下邳刺探,就是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原来如此。”王羽点点头,心中不无感慨:徐庶果然借的是自己的势,一出手就是最强的一击
彭城和下邳是徐州内乱的主要发源地,琅琊的泰山贼势力更大,但他们本来就是游离于徐州之外的势力,听令与否,对陶谦影响不大。
若是徐州内部稳固,青徐双方大可联手一击,三面进兵,逼迫臧霸在彻底服软和被消灭中做出选择。
徐州最大的麻烦,其实是来自于彭城相薛礼,和下邳的笮融。
前者是地方实力派的风向标,只要薛礼不倒,徐州的实力派就会越来越肆无忌惮,陶谦也不可能放着薛礼不管,先行肃清内部,那样只会激起地方派全力反扑,引得徐州动乱彻底爆发出来。
用武力讨伐薛礼也不行,一则路上隔着个笮融;二来,笮融的背叛,对陶谦的实力造成了重大的打击,眼下,他手中的嫡系丹阳兵已经无法对薛礼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了。
没有足够的优势,讨伐战就很可能陷入持久战的泥潭,到时候,空虚的徐州,就会袒露在各路窥视者的刀下,成为各方势力的饵食。
何况,曹操那一千骑兵也不是摆设,如果陶谦真的征讨彭城,很可能会被戏志才和曹纯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所以,陶谦宁愿失去彭城。坐视局势恶化,也不能轻举妄动,以免局势彻底倾覆,变得难以收拾。
徐庶的办法很简单,直击要害,问题的症结不是薛礼和笮融么解决掉这两个人就行了
他采用的办法是刺杀
这是暗战中最激烈的手段,王羽的成名之战用的也是这招,简单而有效。但限制也很多,诸如怎么选择目标,接近目标。目标的防御情况如何,以及有没有足够强力的杀手、刺客等等。
这些对徐庶来说,都不是问题,有陶谦和糜竺的帮助,情报和向导都不用愁;此外,徐庶带在身边的这三百特战队,受到的训练,本就是以强袭暗杀为目标的。
在太史慈的手下,他们在山林间剿匪。作为尖刀部队,无往而不利。现在到了徐庶手下。他们摇身一变,组成了一支支的刺杀小队,将刀口对准了徐州的敌人
王羽成名后,与他为敌的人多少都有了防备,对个人安全的保护严密得很。
薛礼、笮融都算不上什么重要角色,但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在对方的地头上刺杀他们,难度也是相当高的。以特战队的战力,未必吃他不下。但势必招致重大伤亡。
徐庶没有硬来,他避强趋弱,暂时放弃了笮融,专心对付薛礼,而且,他还避开了薛礼这个价值最高的目标,选择了另外的对象。即:二人的幕僚和部将
这些人的重要性,当然不如正主儿薛礼,但他们身边的防范也薄弱得多,至于价值。质量不足,就拿数量来补
刺探完毕后,徐庶将麾下的三百人分成了三十个小队,每队有三到四个狙击手,三个强弓手,两个侦察兵,一到两个精通其他杂学的人来掩护。
这里说的杂学,是诸如:口技、开锁、下毒放迷香等等,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技能,但在刺杀行动中,往往能收到奇效。
就在龙凑之战开打的那天,陶谦在府中摆下了宴席,邀请地方实力派过府饮宴,徐庶一同作陪。酒酣耳热之际,彭城传来急报,陶谦命人当面诵读,于是,彭城同时发生的三十场惨案,一朝大白于天下,震怖了徐州众多名士
只是一夜之间,嚣张跋扈的薛礼发现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城内的心腹死伤殆尽。好容易回过神,想发布全城戒严的命令时,却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能执行命令的人
彭城的四门守将,步骑都尉,县尉、贼曹,一个不剩的死了个精光此外,他的长史、郡丞、主簿也都命丧黄泉,他这个国相变成了个光杆司令
没人知道薛礼当时的心情到底如何,但在场的宾客无不浑身战栗,汗出如浆。看着笑吟吟,满脸阳光的徐庶,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出。在徐州境内,有动机,有能力做出这种事的,无疑只有这位青州来使
若非亲耳听到,亲眼看到,谁能想象得出,这个生得这么斯文,像是涉世未深的邻家儿郎的少年,竟然能面部改色的做出这种恐怖之事呢
薛礼被徐庶给吓到了,王羽成名战就是刺杀,现在,他手下又有了这么个狠角色,更重要的是,青州还拥有一支神秘莫测的刺杀部队
被至少三十个强力刺客窥视着,薛礼只觉头皮都要炸开了,天一黑,就觉得外面影影绰绰的全是人影,吓得他吃不下、睡不着。
他的心腹不全是死于刺杀,其中两个是中毒而死,这说明刺客中有精于制造和使用毒药之人。
如芒在背,度日如年的挺了两三天,周边的县城又陆续传来了消息,几个充任县令、县丞的心腹死于非命。薛礼心胆俱裂,直接收拾家当,带着心腹跑了。
“薛礼逃了,同时也带走了他的残党,其余地方派人人自危,彭城局势一下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