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3(2 / 2)
“哦”两大谋士都赞同的意见,即便曹操另有想法,也不得不认真对待了。曹操抬手止住一脸怒容,欲上前理论的众武将,郑重问道:“请二位先生为我解惑。”
二谋士对了个眼神,决定由荀彧发言。
“主公急欲解决东郡问题,皆因王羽在青州屯田,实力壮大,让我军芒刺在背,彧斗胆妄言,主公所见,尚有偏颇,青州的威胁远不止主公所虑。”
“此话怎讲”
荀彧不答反问道:“当日主公与袁将军在河内分兵,袁将军言道:将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然后南向争夺天下,主公作何应对”
“这”曹操眉头一皱,当日的对答,其实就是袁绍炫耀,自己努力展示不卑不亢的态度。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就是他当时的答复,也正是因为这个理念,他才打动了荀彧。现在荀彧特意提出,显然不是无的放矢。
曹操何等精明,先前被袁绍傲慢的态度激怒,故而无暇深思,此刻得了荀彧提醒,略一思索,当即脸色大变。
“王鹏举借蔡中郎、孔融、管宁等当世大儒成立泰山书院,然后又贴榜招贤,与主公欲行之策完全一致。如今时日还短,未必见得成效,待到明年,以王鹏举的名声,还怕天下寒门子弟,不纷纷前往青州相附吗”
荀彧郑重道:“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各拥州郡,登高一呼,应者云集。主公的威望、人脉皆差之远矣,欲收拢人才,只能从寒门子弟中寻,而今青州招贤之策一出主公,时间紧迫,不能再犹豫了。”
“文若提醒得极是。”虽然是寒冬时节,但曹操背后冷汗涔涔而下。
如果说王羽在青州屯田安民,在一两年内构成威胁的话,这招贤令会在五年至十年内形成重大威胁,程度之高远超前者。
时间紧迫,确实不能再耽搁了,只有尽快拿下东郡,有了名分和地盘,才能广招英才,与王羽对抗。只不过,把全家都送到邺城这种事,似乎
“主公若不弃,彧愿往邺城走上一遭,说服袁将军,只留质子。”将曹操犹豫不定,荀彧又进一言。
曹操当机立断:“那就有劳文若了。”
“主忧臣劳,自当效命。”
第二二四章冀州兵锋
得了曹操的委任,荀彧日夜兼程赶往邺城。
一路无话,一到邺城,他立刻就感受到了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
城楼处满布哨兵,剑拔弩张,如临大敌;城门处也是岗哨森严,盘查的极其严密;城外驻扎了数万兵马,军营延绵、旌旗似海,颇具慑人之势。
“外间风传袁将军杀了公孙将军的弟弟,幽州兵马即将南下,现在看来,传言确是不虚。”
护送荀彧出使的主将是李典,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大场面,一时间也是为之神夺气沮。想到北方即将发生的这场旷世大战,他更是感慨万千。
随着王羽的声名鹊起,幽州白马义从的名声也已名震天下,几场大战中,尽展轻骑兵之威。各路诸侯都为此愁白了头,有人想法设法的研究破解之道,也有人打算效法其后,也组建一支轻骑出来对抗,主公曹操就是两者兼而有之。
养骑兵当然比较贵,曹操本来就很窘迫的经济状况,此刻更是雪上加霜。但本着宜早不宜迟的原则,他还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了一部分资源,用于组建骑兵队。
开始仅仅是轻骑,待到得了鲍信的战报后,重骑兵也被列入了日程,想到这些,李典就不由叹息。主公的远见和执行力都非同一般,只是时运不济,为之奈何
王羽的成就好歹还是自己努力而来的,看看人家袁绍,凭着家世,就有人虚席以待,拱手将大汉最富庶的一州之地拱手相让。
在这个过程中,袁绍的实力到底膨胀了多少看看集结在邺城这几部兵马就知道了。
通过对旗号、营盘的观察,李典大约估计出了邺城外驻军的数目,三万
数目似乎不比曹操的兖州军多,但冀州军是实打实的甲坚兵利。而除了少部分精锐外,兖州军仅仅在黑山军面前,才能找到点自尊。
光是装备好,还不能对战力做定论,但城外的军营旗号严明,极有法度,进出的军士更是令行禁止,三万大军的连营。居然极少有噪音,一看就是精锐。
如果不考虑用兵者的谋略,把双方的兵马拉出来对战,冀州这边只要出一万甚或八千,就足以把兖州全军打得满地找牙了。
这就是大汉第一大州的实力,也是袁绍敢于与公孙瓒对抗的本钱。
“传言就是传言,结果互相不差,但过程却未必详尽,曼成,你不会真的以为袁将军是被迫抵抗吧”听了李典的感叹。荀彧只是微微一笑。
“典愚鲁,请文若先生指点。”李典看看左右。见无人注意,他虚心求教道。
“袁将军入主冀州的过程很顺利,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事,城外的兵马都是后来集结过来的。豫州之变乃是一个月前才发生的,周昂先前被孙文台打得只能龟缩,若不是得了冀州的援军,又哪来的本事反攻”
荀彧很欣赏这个年轻人。认为对方将会成为军中的干才,所以很耐心的为对方指点关窍。
“文若先生的意思是”李典略一沉吟,惊疑道:“袁将军入主冀州后。第一时间就做好了出兵的准备目标是幽州不对,他在邺城集结兵马,似乎有点远了,难道”
“不错,是青州。”荀彧笑着点头。
“青州他不怕被公孙将军抄袭后路吗”李典大奇。
“具体如何尚未可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荀彧捻须笑道:“比起正面对抗,袁将军更喜欢走捷径。他在青州大概也隐伏了些后手,因此他认为青州有隙可乘,只要想办法牵制住公孙将军就可以了。”
看着荀彧若有深意的笑容,李典心中忽然一动:“文若先生,您对主公说,有把握说服袁将军,莫非就是”
“孺子可教也。”
荀彧抚掌而笑,很满意的看着李典,低声解释道:“知己知彼,方能有的放矢,袁将军的眼中钉在豫州,所以他入主冀州后,第一时间调兵遣将增援周昂;仅次于袁公路的,则是青州,所以许子远连入主冀州这样的盛事都没赶上。”
“公孙将军对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