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大国无疆 > 分节阅读 1002

分节阅读 10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任第五军军长。

眨眼之前还是个囚犯,转瞬之后便已经是个少将军长,崔可夫不得不对可以在苏维埃只手遮天的斯大林统治权力感到震惊和讶然,他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所谓的无产阶级政权,但他没有权利反抗只有逆来顺受,所以他不得不用最艰难的手段折磨自己,让自己尽快成为一个合格的少将军长,然可可惜的是,他刚认为自己合格的时候,苏德战争两国却又开始眉来眼去了,狡猾而又诡计多端的希特勒和斯大林达成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协议。

崔可夫很快就带领第五军加入到了“解放”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战争中,当然这场战争从任何角度来讲,都可以定义为苏德两国共同瓜分波兰的恶劣侵略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崔可夫在这场战争中没有去思量政治上的罪恶,而是完美的演绎了他的军事天赋,而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够顺利进入最高统帅部参谋部,

苏联和德国之间的蜜月来得是如此之快,去得更是匆匆不已,崔可夫很快就离开了参谋部赴第62集团军担任军长一职,并在莫斯科战役中发挥出色,被斯大林赏识之下屡屡安排到重要防守区域担当主力,可好钢虽好却根本耐不住久磨,面对如同浪潮般的德国两大集团军群此起彼伏的狂攻,除了兵力多这一优势之外其他基本没有什么可比性的苏联红军在莫斯科战役上损失惨重,直到第62集团军这支像是救火队一样的王牌部队被消耗得差不多,斯大林这才让崔可夫和他的部队歇一口气,撤退到了下诺夫哥罗德补充兵力和休整。

然而,好景不长,崔可夫的第62集团军很快又被斯大林征召了,这一次斯大林让崔可夫去救火的地方不是莫斯科而是萨拉托夫,这座位于下诺夫哥罗德以南七百余公里的能源和工业大城受到了来自于德国陆军南方集团军群的威胁,恰逢斯大林摒弃了朱可夫的建议,誓死要以莫斯科为中心,构建欧亚战略防御线,所以崔可夫的第62集团军就自然而然被派到了可以与莫斯科遥相呼应的萨拉托夫驻守,构成这条防线中较为重要的一段铜墙铁壁。

崔可夫到了萨拉托夫之后并未与德国陆军南方集团军群交手,由于这座城市以南不足四百公里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国土,而且南方集团军群已经被一次意外的空难事件,也就是德国空军第四航空队第124战斗机联队意外击落伊朗王国皇家航空公司yhh0013航班,造成数百名中哈伊三国公民遇难的“223黑色空难”事件折腾得无暇东进,德军上下时时刻刻都在担忧共和国可能会借机发难,所以原本打算要继攻占斯大林格勒之后再下萨拉托夫、萨马拉,直至威胁苏联战后大后方完成对莫斯科侧翼包围的德国陆军南方集团军群不得不在希特勒的命令下,罕见的和苏军保持了对峙状态而没有发起进攻,因为他们始终担心一旦对苏军下手,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就会趁机而动。

事实证明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以及伊朗王国最终都没哟采取任何行动,反倒是莫斯科战役越发的艰难,作为救火部队的崔可夫所率第62集团军几乎就要被斯大林征调去参与莫斯科防守作战的时候,崔可夫却意外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斯大林似乎与朱可夫之间间隙不小,斯大林很有可能在将朱可夫兵力抽调一空之后就“除之而后快”,感到脊梁骨冒冷汗的崔可夫再也不敢积极冒险了,斯大林昔日发起的大清洗还如同阴霾一样萦绕在他心头之上,他迅速的将原本写好的参战申请报告给焚毁,取而代之的,反倒是一封延长休整时间的报告。

崔可夫不得不承认那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的担心受怕,他很担心报告上交后斯大林会看出些什么,因为崔可夫在报告中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什么第62集团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参战过多兵力损失惨重,作战骨干几乎荡然无存,且装备奇缺,新兵需要整训等等,总而言之,崔可夫是大言不惭的向斯大林说谎了,可结果呢斯大林并未怀疑崔可夫,却还让崔可夫以第62集团军为主力,重新组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荡然无存的西南方面军,并且还授予了崔可夫很大的权利,师以下级别的军事干部都能自行任免或枪毙处置,更别提什么征调物资、筹措兵力补充了。

崔可夫的内心第一次浮现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他一方面开始组建西南方面军,一方面却在深思斯大林的此番举动意图何在,可他还没有弄清什么缘故的时候,莫斯科战役就进入到了高潮,崔可夫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斯大林三番五次的向朱可夫发去电报催促增兵支援,可朱可夫却按兵不动还抱病不出喀山,这样的举动更加让崔可夫坚信自己应该选择站队了,所以他虽然没有收到斯大林的调令,却铤而走险的向朱可夫发去了一封慰问电,问候“生病的”朱可夫。

而就在崔可夫收到朱可夫的回电后不久,莫斯科方向就传来了惊天大爆炸,崔可夫当时就惊呆了,他看着手中朱可夫的回电迟迟没有说话,过了很久之后才在声泪俱下的官兵们嚎啕大哭声中,意识到莫斯科可能遭到大劫难了,果然不出所料,很快就被证实是被纳粹德国使用了原子弹攻击,整座莫斯科城几乎任何人类牲畜幸免。

崔可夫没有惊讶和悲伤,作为一方大将,他更多的想到的是应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战争局势,那时候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在德军接下来的进攻面前稍作抵抗就和德军暗通曲款体面投降,以后就在纳粹德国的庇护下,在轴心国成员国任何一个地方过着悠闲的富足生活。

另一个选择就是誓死作战,为了已经为卫国战争死去的上千万苏联军民、为了莫斯科的死难者,崔可夫应该浴血奋战哪怕血染疆场也毫不妥协,如此一来,虽然不能享受到安逸的生活,却能留下一世英名。

而就在崔可夫还在思量的时候,共和国参战的消息就传来了,这一惊人的利好如同一针兴奋剂一样,狠狠的注射在了黯然神伤的崔可夫身上,他的荷尔蒙分泌速度明显也加快了不少,而对于原子弹的恐惧心理也终于一扫而空,他终于做出了生平最为重要的选择,用一句中国古语来形容那就是“不破楼兰终不还”。

崔可夫很快就积极投入到了防御作战的部署工作中来,他第一时间就冒险飞赴了喀山,除了向朱可夫表示忠心之外,最要紧的工作便是和朱可夫商量了如何构筑诺夫哥罗德至萨拉托夫的坚固防线,赶在共和国提供强有力战争支持之前,将德军所有进犯之敌挡在这条防线之外。

为了构筑这条防线,朱可夫将几乎残缺不整的中央方面军进行了大幅度的收编,主动放弃了莫斯科城区后一路上进行了大量的坚壁清野工作,主动退却到了弗拉基米尔休整,还留下了大量的决死阻击部队分阶段的层层阻击尾随追击的德国陆军北方集团军群部队,炸毁了桥梁、破坏了铁路和公路、布置了大量的雷场等等,当然给德军带来最大障碍的,还是那些担负阻击任务的决死部队,这些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苏联红军部队,像是一枚枚要命的钉子一样,让德军每前进一步都得血淋淋的拔掉这些个钉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同时还迟缓了进军速度,原本空前有利的机械化突进,却变得慢慢吞吞,迟迟无法突飞猛进。

而另一方面,朱可夫还在下诺夫哥罗德为德军准备了大量的防守部队和物资,他需要将下诺夫哥罗德经营成一个阻碍德军进军喀山的巨大战场,拖住德军的进军步伐,当然要想做到如此,他还需要借助崔可夫的帮忙,因为只有崔可夫的部队才能在萨拉托夫至萨兰斯克一线构筑防御战线,并且兵力和物资还较为充足的崔可夫还可以有力的增援朱可夫安排在萨兰斯克这座工业重镇防御的部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