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60(1 / 2)
。
惯性制导系统能用,但必须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否则德国人还真不清楚自己的导弹会打到哪儿去,因而参与导弹制导系统设计的科研人员,根据导弹制导系统飞行偏差形成引导指令的方法不同,先分出了自主制导、自导引制导、遥控制导等三种类型,并且还打算采用两种以上方式的共同组合,形成复合制导的新制导方式,而在这三种类型中,德国人最不想用的当然是自主主导,v2导弹的命中精度已经让他们惶恐不已,虽然在这一类型中,除了惯性制导之外,还有天文制导、地磁制导等,但德国人还是不想,只希望新的惯性制导系统能够不太离谱即可。
因而,德国科研人员希望能够在自导引制导方向上取得研究进展,而这种制导方式却很是复杂,因为它需要利用目标辐射或者反射的能量,依靠导弹上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并计算出相对运动参数,最终促使导弹准确飞向目标,而这种能量很多,电磁波、红外线、激光、可见光等都有,但制造出能够准确捕捉这些信号且能快速解算相对位置数据的设备,德国人还是感觉到相当的困难。
没有办法,德国人只能暂时停止在自导引制导方向上的努力,因为受制于新型材料、制造工艺以及电子科技等方面的实力缺乏,在实验室里都无法制造出高灵敏度的红外引导头和雷达引导头,还谈什么大规模工业生产更何况真有这种引导头,德国人也发现其实并合适用作于战略导弹,反倒挺适合于射程较短,且需yao了就不管的战术导弹,比如空空导弹、反舰导弹、对空导弹等,因为战车、飞机、舰船等都有较强烈的雷达反射信号和红外辐射特征,一旦能够实现准确捕获,德国人还真能够制造出极为先进的各种用途导弹,可惜的是,实力不济。
在自导引制导研究上的撤离,并为代表德国人就此甘心放弃这一极具前途的方向,他们仍然保留了一部分科研人员继续攻关努力,其他人员都转移到了其他方向上,而经过后续的删选讨论发现,遥控引导这种方式极为不靠谱,依靠地面站雷达或其他设备获得的数据再发送给导弹的这种制导方式,或许对于短距离的导弹而言很可行,比如地对空导弹,可对于射程八千近一万公里的战略导弹根本不切合实际,因为根本没有什么雷达能够有一万公里的有效探测距离。
没有办法,德国人最后才猛然发现,绕了一圈儿下来,还真是发现只有惯性制导系统最切合现实需求,不仅因为之前v2导弹已经成功使用了惯性制导系统,虽然精度不怎么理想,可毕竟也是一个较为可靠的制导系统,更何况在他们犯愁之际,德国核物理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开始准备进行第一次核武器实验,而根据希特勒的战略指示,射程八千公里至一万公里的战略导弹,本身就造价昂贵,将来只会装备核弹头,不会装备常规战斗部,而核武器的打击范围很大,足以消弭精度不足带来的影响。
于是乎,德国战略火箭研究计划正式宣告进入集中攻关时期,在此之前,德国人已经在电机、电气、电液执行机构和推力矢量控制等方面进展迅速,确定了以惯性制导系统之后不久,第一台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便开始试车了。
火箭发动机的首次测试就取得了圆满成功,它为导弹的具体设计带来了许多好处,德国人很快拿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并风风火火的准备进行第二次时间更长的发动机试车,以及首次的火箭一比一模型的风洞实验,而几乎与此同时,研究车载系统的部门也传来了好消息,依照共和国建设集团出口至德国的八轴200吨牵引车为蓝本,结合中柴动力公司出口的增压风冷发动机、广西柳工生产的变速箱和液力变矩器、川渝机械公司的油气弹簧独立悬挂等等, 未来承担战略导弹公路机动任务的载重车已经完成组装测试,将进行严密细致的行驶测试。
如此一来,希特勒自然想不高兴都不行,因为施佩尔送到他面前的报告,赫然是首次进行核试验和远程火箭试射的报告,虽然严谨认真的施佩尔显得有些呆板,竟然在报告之前附带了太多的技术资料和说明,但这也并不影响希特勒的好心情。
第一四零章 真东西,大家伙
收费章节24点
第一四零章 真东西,大家伙
战争的无情杀伐,不断刺激着人类向终极武器靠近,纳粹德国也不能免俗。
苏德战争还很胶着并未结束,共和国就在一旁虎视眈眈,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迫使希特勒一度寝食难安,不过他并未在沉重压力之下崩溃,那是因为他还有自己的两张底牌核武器与战略导弹。
德国核物理研究计划委员会根据希特勒的严令,在1946年初便提出了要在1946年上半年之内做好进行核试验的理论准备,力争在1946年9月份开始第一次核试验的目标,而经过不断的努力之后,德国人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各项计划,在1947年悄然到来之后,首次核试验已经呼之欲出。
核试验,从学术角度来讲,它是为了军事研究和科学研究目的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核爆炸装置或核武器爆炸试验,实验的目的主要鉴定核爆炸装置的威力及其性能,验证理论计算和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为改进核武器设计或定型生产提供依据。
当然,条件允许之下,在核爆炸环境下研究核爆炸现象学和各种杀伤破坏因素的变化规律、研究核爆炸的和平利用等都是可行的,但对于当前的纳粹德国而言,他们最大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验证这一武器的恐怖杀伤威力和破坏因素,核能的和平利用问题还难以企及。
德国的核试验准备工作是在1946年7月份正式开始的,已经结束核试验论准备的他们,在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希特勒亲自签发代号“魔盒”的行动计划,该计划正式实施之日,德国经过精挑细选的北非阿尔及利亚试验场就开始进入核试验的准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