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大国无疆 > 分节阅读 192

分节阅读 1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宇特别表扬的报告是由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连同总后勤部、军情局、亚美集团、中国远洋航运集团等数十个企事业单位,历时近一个月的研究成果,从战略战术方面对欧洲战争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对于共和国对于军队,都是很有裨益的。

“欧洲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其参战国家之多、时间延续之长、范围波及之广、战争耗费之高、破坏力之强,都是史无前例的。它让我们认识到,战争不仅仅是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的武力厮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对抗,最主要的体现或者差距所在,就是后勤”这段话是属于报告中的一部分,报告以欧洲大战爆发之前各国战争准备资料为开端,以体现军事后勤重要性实例为重点。

欧洲大战吧爆发之前,两大军事集团纷纷开始准备战争,在经济、后勤上首先开始着手准备,力图先声夺人。德意志帝国方面在军火储备、粮食供应、战区交通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部署,精明严谨的德国人甚至规定了每种军需品的储备额。像每支步枪应储备弹药280发,每门火炮储备炮弹1000发。禁止粮食和饲料出口,但允许进口而且免关税。建立铁路军管制度,建立健全铁路运营管理法军的储备是炮弹500万发、步枪子弹14亿发,且前提条件是每天制造14万发炮弹和260万发子弹。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各国明显对战争的损耗预估不足,即便苦苦压榨国内企业生产力,童工、妇工、老年工等等悉数登场都仍然不能满足战争魔窟的吞噬,开战之前各国有人意识到这些问题,但没有人能抵挡住隆隆行驶个不停的战争,究竟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渐渐归结于谁能掌握后勤上的主动。

1914年德国进军比利时之时,本计划利用比利时境内的铁路网对部队进行后勤补给,但比利时军队在逐步后撤的同时,炸毁了大量的桥梁、隧道,德国最高统帅部让训练有素的近三万铁道兵紧急登场依然是杯水车薪,民营企业很快也加入运输线抢修队伍当中,但直至马恩河战役结束2500英里的铁路依旧只有三四百英里通车。

后勤保障能力严重不足,但作战部队还未超出太远有效补给距离之时还看不出危害。德军在军师两级设置后方运输队,但又是准备不足,以至于每个军的大车增加到1168辆都还未满足需求,不得不建立“牛车队伍”以增加运能。

压力产生动力,当战争的吞噬需求远远超出了预计之后,德军不得不紧急动员几乎德国境内半数的载重汽车,而穿越者所能带来的蝴蝶影响便在这里间接影响战争了。另一个时空的德国,动员3500辆不超过八吨载重的汽车便占据了全国汽车总数的四成,然而亚美集团这只大蝴蝶的出现,德国的马恩河战役动员载重汽车数量达到了惊人的6000辆,而且汽车品质更是另一个时空无法比拟的,因此一次性运载100吨左右物资的汽车连相继组建,继而稍稍缓解了运输能力的不足。

相比起后勤补给,军队的缴获还是非常丰盛的。德国第一集团军在列日获得了大量比利时军队的面粉储备,在勒卡托击败英军获得无数补给但第二集团军在攻占那慕尔之后的征粮行动,直接导致了在卢万发生的持续六天烧杀抢夺事件,恶行震惊全世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完全归功于后勤补给的能力不足。

开战之时,德军大部分战场机动都依靠驮马化,所以马屁与人的比例达到惊人的一比三,光是畜生每天就需要两百万磅饲料,然而运能不足的铁路和孱弱的汽车、牛车、马车等运输连战场军需消耗、人员生活等都尚且不能满足,无从谈起对畜生们的眷顾。因此,所谓的骑兵师到最终只能成战场牧马人,靠四处寻找草料维持畜生生命,没有体能的军马怎敢去作战怎么有力气拖动火炮、补给

“士兵走路东倒西歪、踉踉跄跄、满脸风尘、衣衫褴褛”德意志军队的军官在日记里曾直言不讳的记录下前线的真实情况。面对如此艰难之境况,即便到了艰难时期由亚美集团出面,将其囤积于德国境内的物资储备,尤其是载重汽车、柴油、润滑油等,还有不少的医药、面粉等储备,所有的一切出售给德国之后,前线的境况也并没有改善多长时间。

反观英法方面,得益于牢牢掌握海权,因此英法两国的后勤物资来源非常之广,他们国内的企业工厂早已无法满足战争需求的时候,除了和德国一样动员民间力量之外,英法两国占有优势的就是能够拿着英镑、法币或者黄金白银到处购买物资,继而催生了当时的自治区、美国、日本等一系列国家。

法军的优势很快转化为战场的主动,在岌岌可危的凡尔登前线继续支援部队、作战物资的时候,一条由巴勒杜克至凡尔登的神圣之路出现了。通过征调汽车组建强大的公路运输队伍,调动部队维护公路畅通,短短八天之内,法军向前线运输了35万吨弹药、3600吨物资、19万士兵,上万名平民和数千名士兵为神圣之路做出贡献。以至于在消耗6千多万发炮弹,难以计数的步枪、机枪子弹的凡尔登战役中,法军依靠强大的后勤运输能力硬生生抗住了德国的疯狂进攻。当然,这样的“代价”就是法军向当时的亚美集团陆续订购了两千多台推土机、五百多台挖掘机、一百多台压路机等数目庞大的工程机械车辆,修建了近千公里的沙石公路以保障后勤,而后才是大规模使用汽车运输

相比于德国的不足、英法的幸运,当时的沙皇俄国对战争准备可谓是差到了极点。依然还装备老式的别尔旦式步枪的俄军,开战之前对步枪的需求量近五百万,而完成军队动员、武装新队伍,还将需要五百多万枝步枪,加上消耗的应该要近两千万枝步枪,事实上当时的全俄国枪支储备竟不足五百万。

士兵们最基本的步枪都不能满足,更不用说战争消耗极大的机枪、大炮的弹药了。工业实力不济、战争准备不足等原因,很快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比如第二批动员的部队当中,七十万受训队伍中,只有五万人能够拿到枪支,更为可叹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士兵在没有上衣的情况下空手上阵,用手对抗敌人的铁丝网或者借用别人的刺刀,绑在木棒上后充当武器。

可悲的不仅仅是步兵,俄国军队的炮弹荒也是极其严重的。没有足够的军事工业制造能力,正被进攻的一个集团军向后方发出紧急供应的要求,结果得到的答复往往是最大限度的节约。也就是说,在被疯狂进攻之下,俄国的军工能力只能让俄国军队的火炮每门大概能发射两发炮弹,而且是一整天只能用两发。

“我们的士兵除了胸膛别无武器,因此战争早已演变成为屠杀”早已退役的俄国将领是如此评价沙皇军队当时的悲哀所在,即便现在诺曼诺夫王朝已经复国多年,依旧不能改变他的想法。要是让他知道美国远征军,能够在不到二十个月的时间里得到近18万挺轻重机枪、超过250枝步枪、两千多门火炮、数十亿发子弹,他的心里又将作何感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