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4(1 / 2)
很快做出正确选择,同意了人民军派去的说服团意见,命令东北军停止无谓的抵抗,当然这并不是投降。北京方面,段祺瑞等人也很快放下武器打开城门,到1929年9月17日为止,中国除了台湾地区以外,中国基本完成了统一。
1929年9月20日,整理一新的北京城重新开放,各地战事早已结束。同日以张宇等人为首的自治政府高层及相关政府机构开始踏上北去之路,他们从柳州坐火车出发之后,经湖南到湖北武汉之后,再走平汉线直达北京。随后几天,这条北去之路一直繁忙不堪,除了为北进部队运输物资补给、为各地运输商品之外,更多的是自治政府各大政府机构向北京城转移,旧民国中央政府已经被北京临时军管政府所取缔,现在要做的就是人民自治政府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让世界东方真正迎来旭日东升
第三十三章 共和国
“从来没有过,我保证”张雨生被张宇问及是否来过京城,他很自然的回答没有。
“现在的北京是不能和咱们那会儿的北京相比较,咱们那时候有一种人特别奇怪,知道吗他们俗称白领,在繁华的大城市里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每逢工资发放,付完房租水电、买完酸菜泡面,一个月的工资又白领了。这北京与上海情况更甚,你会发现要靠自己的工资购置一套房子安家落户于城市,那需要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总之啊,辛辛苦苦攒下一年的钱,或许连买个厕所都不够。”
“那这也阻挠你来北京溜达一圈儿的理由吧”
“哼,大城市里的交通是用人头攒动、车水马龙来形容,城市里的居住是用蜗居这么一词儿彰显,城市里的旅游是用导游最大来体会。更何况是北京这样的超级大都会,真要是有钱,我哪儿会没事儿跑到北京来找气受”
在定都于哪儿的问题上,张宇俩人是做过很多探讨的,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古都北京,当然筹建中央政府的工作因开始得早所以早已告一段落,自治政府政治工作重心和主要机构都转移到北京,不久之后就陆续把所有筹备工作都完成,就等着十月一日正式宣告建国。所以,闲下来之后俩人这才有了更多的时间探讨问题。
“是啊,人口基数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优势,当然也是一大劣势。任何一点困难乘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之后就显得非常严峻,但任何成绩除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之后,落实到每一个公民的身上就显得非常渺小。”
“换而言之,咱们民族的复兴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咱们数量众多的人民过上好日子,有人格尊严的、安全不受威胁的、文明进步的等等,细化到党和政府的肩膀上之后,就是要在政治上开明进步、军事上忠诚强大、教育上公平科学、经济上自由繁荣等等,如何把握好、实现好这些目标,很大程度上不仅将会体现出我党的执政能力,还将在更深层次上促进整个复兴事业的蓬勃进步。”
“每次和你大谈政治思想问题我就熬不过你,大话空话套话咱们还是以后再说,现在说点儿实际的”张宇非常明智的选择了转移话题,否则今日的口水战他必定落败,拿出一式两份的文件出来递给张雨生一份,说道:“全国范围之内的军事斗争已经告一段落,进藏部队在空军的帮助之下进展顺利,而对封建残余军阀势力、兵员等的处理工作也进入收尾阶段,原则上都进行公平公开的审理和教育,对有重大过错的必将以法律手段给予惩治,而无罪的都将遣送回原籍成为共和国的普通公民”
“没有收编那些部队的军事骨干”
“军事技能不错的,思想态度也很好,并且不愿意返回故乡成为普通人且愿意加入人民军队继续服役的的确不少,但要从骨子里把他们变成真正优秀的军人还需要时间,但现有人数已经达到13万人之多,进行一定的剔除工作之后,加上去年招募的新兵,陆军能够再编成四个集团军,一下子扩编四个集团军肯定有些不合理,在一定时期之内战斗力也是不容乐观的。但只要时间足够,凭借我们健全的军事人才培育体系和士官制度,新编的四个集团军能在明年的六月份初步具备战斗力,八个多月的时间还包括进了思想教育等过程耗时”
“十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都是四个师加炮兵旅及各种直属部队构成,也就说一个集团军基本上就是一个近十万人的战略单位,十个集团军就是近百万的军队,加上海空军之后,我们的军队现役编制或将达到两百万人。因为没有受到太多自然因素影响,咱们这会儿的人口没像另一个时空那样锐减,所以在未完成全国人口普查之前,初步估算我们中国目前的人口以五亿人,那公民与军人之间的比例在二百五十比一左右,这样的比例还是比较可以了”
张宇听到这话只能淡淡一笑,其实真正的困窘只有张宇一个人心里清楚。如果俄罗斯帝国能够承认蒙古独立的非法性,即将前满清政府所控领土恢复到一定水平,那整个中国将是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单凭现在人民军的部队编制和规模是不能够完成主权捍卫工作的,扩编、改制等工作势在必行但张宇却又有说不出的苦楚,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现在正处于或者必将较长期处于国内大建设阶段。军队扩张势必和社会建设产生人才争夺,而更为棘手的是台湾问题又迟迟得不到解决,张宇是盼望部队扩大,却又担忧影响国家建设,一个头两个大之后才想到了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各地军阀军队等动手,如此一来便可将影响降到最低,又可以保证军队可持续建设同时应付可能出现的战争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