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宦海风云记 > 分节阅读 738

分节阅读 7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国务院哪有空管你一个研讨会啊,完全是在扯虎皮拉大旗,据我所知,这次研讨会,是国务院经研办和社科院经研所联合发起的在北江市召开沿海地区计划单列市经济合作及发展研讨会,我打电话问过了,这次研讨会仅限于研讨,并未涉及经济合作及发展,方家老三真是胆大包天还有,你听听,请贵省促成宁州市派团准时到会,促成,含有督促的意思,准时到会,这是上级对下级常用的字眼还有这落款,计划单列市经济合作及发展研讨会发起人、北海市市长方晋成,把召集人改成发起人,方家老三可真会折腾啊,哈哈,一个同级别的市长,竟敢发传真召集其他五市领导开会,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啊。”

常宁看着崔红日,“我说老崔,听你的口气,好象很了解方晋成么。”

“没错,我们还一起喝过酒呢。”崔红日微笑道。

常宁也是微笑,“这也是新闻哟。”心道,老崔不会也和方家有来往吧

崔红日笑道:“说来话长了,九年前,我在中央党校学习,上的是省部级班,恰好同期开班的,还有北方县处级青干班,方晋成那时才四十岁,风华正茂,已经当了三年县委书记,属于青干班结束后就要提拨的人,但那时候他还比较内敛,因为下乡插头,被耽误了几年,和你小常比,他在年龄上当然没有优势,但是,方晋成交际能力很强,也显得很热情,一个县委书记,能主动和我们这些高他三级以上的人接近并交朋友,说明他志存高远,或者说,那时候,就有人看出了他的野心。”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方家老三是处心积虑嘛。”

崔红日道:“那时候,我并没有很深的体会,但说句实话,和他那样有背景的人打交道,我还是有戒心的,记得我们和他一起吃过一次饭后,我是第一个和他保持一定距离的人。”

“呵呵,你老崔一直是这样做的。”

“不,你小常除外。”崔红日真诚的说道。

这倒也是,在省第一棉纺厂的案子发生后,如果不是常宁出手,现在的崔红日,最好的结局,应该是坐在省政协付主席的办公室里喝茶看报。

“老崔,传真是发给你的,你得给我出个主意”常宁乐道。

“哈哈,怎么赖到我头上来了。”

常宁问道:“我来个惹不起躲得起,你看如何”

“此计最好,至少在目前,你要尽量少与他正面接触。”

这时,常宁的手机响了,他翻盖一看,马上就乐了。

1128四杰聚宁州上

常宁接起了电话。

“梁哥,想我了吧,呵呵我么,还不就那样么,暂时风平浪静,你那里如何哦,我说么,人家既然把手伸到我这里来了,怎么可能把你给拉下了呢嗯嗯,我也收到了,是发给我们崔省长的,是的是的呵呵,我还没想好,离十一月三日不是还差着几天嘛真的真的,我骗谁也不能骗你梁哥么哦好呀,欢迎欢迎,咱啥都没有,就剩下钱了呵呵,我现在在湖城,马上赶回宁州,恭候梁哥你的大驾”

关掉手机,常宁起身要走。

“江州市的梁山”崔红日笑着问道。

“这可是我的救兵啊。”常宁乐道。

“快去,我估计,不会只是一个梁山吧,哈哈。”

列入首批国家计划单列的城市有六个,分属沿海六省,没有一个是省会城市,因为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沿海地区的有利位置,这几年的发展迅速,已成为继深圳特区之后新的经济热点地区。

与此同时,这六个城市的当家人,也逐渐成为内地政坛的热点人物,这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这六个城市有七个人同时当选中央候补委员,其中的六位,更被誉为未来政坛的明星。

之江省宁州市,市委书记兼市长常宁,三十七岁,宁家三代的代表;北岭省北江市,市委书记李玉国,五十一岁,市长方晋成,四十九岁,均出自方家,其中方家老三方晋成,是方家现在的领军人物;鲁东省齐滨市,市委书记高剑龙,四十五岁,是高家的小公子;苏东省江州市,市委书记梁山,四十二岁,程家老爷子的大外孙女婿,原东海王王群骥的内侄女婿;

东闽省钦门市,市委书记计远明,四十五岁,计老爷子的大公子;南粤省南岭市,市委书记柳仲先,四十三岁,许老爷子退出一线前的秘书之一。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京城参加党代会期间,常宁和其中几位交往甚密,和梁山、计明远和柳仲先三人已是兄弟相称。

梁山在电话里嚷着要来宁州,在常宁匆匆赶回宁州的路上,又分别接到计明远和柳仲先的电话,两个人和梁山一样,都说要来宁州“讨杯酒喝。”

车进宁州市区,常宁就向方同讯和郑风吩咐起来。

“你两个听好了,三位书记来访,接送工作就交给你们了,要做好保密工作,再通知凌啸,让他注意一下别墅周边的情况。”

郑风问道:“领导,你不去机场接吗”

不等常宁开口,方同讯就笑道:“你傻呀,让领导去机场接,这不等于是公开了么。”

常宁一脸的严肃,“你俩要多长几个心眼,别以为宁州就风平浪静了。”

官场无小事,四个计划单列市的一把手约见,不是一件小事,就是上面的人知道了,也会多心的。

亚陆有限公司的别墅是私人建筑,比宾馆酒店要清静多了,更适合不宜公开的客人逗留。

最先到的是梁山,他打量着偌大客厅里富丽堂皇的阵设,不禁啧啧的一阵赞叹之声。

“乖乖,资本家就是资本家,难怪说你不愿当官,我要是有一个亿,也不想当这个破官了。”

常宁咧嘴乐个不停,“梁哥,就冲你这句话,你一定有当贪官的潜质。”

梁山和常宁有许多共同之处,都成长于相对贫困的农村,一个爱骂他娘的,一个的口头禅是,在体制里都属于比较胆大、我行我素的家伙,常宁有不喜开会、不喜文件、不喜报告的三不主义,梁山也有自己的三不主义,不爱往上跑、不搞假大空、不信权威和专家。

总之,两个人有些臭味相投,惺惺相识,初次认识于王群骥的家中,双方一见如故,遂成至交。

就连两个人的长相,也同是又瘦又高的竹竿型,还都是性格比较外向的人,梁山喊常宁为资本家,常宁喊梁山为草寇。

“玩现代政治,没钞票可玩不转啊。”梁山大发感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