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6(1 / 2)
今年春归暖雨浓,
半仙跌入桃花丛,
桃花争相迎春风,
佳丽争艳俏脸红,
昨夜挑灯攀高峰,
堪笑东坡生南宋。”
尤佳轻轻的跺了两下脚,羞羞的笑了,尤丽不愧为姐姐,充分显示了过来人的镇定,虽然脸也是红的。
“伟大的诗人,既然你敢嘲笑苏东坡,那请继续抒发。”
常宁得意的一笑,“呵呵,咱当然比苏东坡那老儿强多了,听着啊,张口就来的应景之作。”
“溪子湖畔雨蒙蒙,
苏堤白堤春意涌,
半仙湖城醉入梦,
左丽右佳姐妹拥,
闲亭信步南高峰,
北高峰也从容,
三潭印月全是空,
不如二尤在怀中。”
笑声中,常宁享受着四只粉拳的打击,心里更加为自已的“诗才”沾沾自得,可惜当年陈老师教的太少了,噢不,陈老师倒念了不少,可惜他记住的不多。
“哎,哎,你们俩商量好了没有革命工作要紧啊。”
姐妹俩同时点了点头,两人都站在沙发前呢,索性就着地毯便坐下了。
“注意啊,考验你们俩的时候到了,这不但在帮老孙,也是在帮你们俩自己,千万别演砸了。”
尤丽冲着常宁嫣然一笑,转身靠着沙发,拿起了电话拨起来。
常宁朝尤佳眨巴着眼,调皮的做了个鬼脸,尤佳娇羞的一笑,两只手放到他的双腿,还乘机掀开睡衣,在他的大腿轻轻的拧了一下。
尤丽的电话,当然是打给她老公孙华洋的。
对孙华洋来说,现在正经历着仕途最关键的时刻,幸福的烦恼,这五个字是对他处境最好的诠释。
谁都知道,他孙华洋是王群骥的小老乡,王群骥把青阳县直接当成了自己的自留地,等于为青阳县和孙华洋罩了一层保护网,前阵子还有不少针对青阳开发区的议论,什么姓社还是姓资,什么要政治还是要经济,等等,随着王群骥的位,一切不利于青阳开发区的议论,都骤然的烟消云散。
可惜,象孙华洋崇拜的苏东坡所写的那样,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有幸福必伴有烦恼,有收获必先得付出,顺风的路总有沟沟坎坎,胜利的原因总是妥协的缘故。
该死的小半仙那,阴魂不散哟,人在几百公里外的湖城,影子还在青阳县的常委会盘旋,打了鸡血似的胡子茂,都敢跟他这个班长拍桌子踹凳子了。
孙华洋在电话里曾向王群骥隐晦的提过,希望用走马换将的办法,改变一下青阳县县委常委班子的现状,被王群骥断然的否决了。
想想也是,王记现在固然新官任,如日中天,可人家王国维也没闲着啊,从排名靠后的统战新长,一跃成为省委第三把手,足见其后台的强大实力,王记要想真正确立在之江省老大的地位,肯定不能忽视王国维的影响。
再说了,前任记陈思透还在京城看着呢,甫一任,就动他认可的人,这不是新媳妇在婆婆面前摆谱,不着那个调调吗
王记说得对,真正的和高明的政治,总是由妥协和合作组成,刀光剑影只是幻想,畅快淋漓仅能憧憬,共存共荣互惠互利才是永恒的旋律。
冷静的时候仔细一想,孙华洋觉得自己并不很亏,和小半仙他们共事,除了人事安排偶有分歧,毕竟还是合作居多,唉,哪位名人说的,大丈夫做事,当不拘小节,说得有些道理啊。
“小丽吗,到湖城了坐长途客车一定累坏了,你说你,为学校也是办公事,用我的车送你,总比长途客车舒服嘛。”
尤丽嗯啊的应着,理理头发酝酿着自己的情绪,常宁捉弄他,正将手放在她的“南高峰”,还说这也是考验呢。
“嗯,我现在在小佳这里呢,累是累了点,可坐你的车不痛快,坐长途客车我心里舒坦。”
常宁听着咧嘴乐了,冲着尤佳直眨双眼,心里说,咱长途客车就长途客车,有美女载着,最长的路途也不怕,舒坦嘛。
“哦,小佳也在啊,怎么样,我说的那事,你跟小佳提了吗”
孙华洋有点性急,因为明天就是星期一,要为开发区的人事问题,召开第五次县常委全体会议。
“嗯,你的事我能不提吗为了你,我啥好话都给小佳说了。”
孙华洋忙着安慰起来,“小丽,辛苦啊,我知道,老婆你都是为了我啊,谢谢,谢谢老婆。”
“老孙,小佳说了,帮忙可以,但要给她留两个名额的。”
孙华洋楞住了,这个刁钻的小姨子,我说这次为什么这么痛快,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小丽,小佳交待的事,我当然得办了,可是,可是她为什么不找小半仙那小子要呢,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常宁听见了孙华洋叫他小子了,心里一乐,伸在尤丽怀里的右手稍一使劲,把她的罩罩给扯掉了,他娘的孙记,咱就照你的指示办,也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
“老孙,你以为我妹子傻呀,人家鬼着呢,她手头总共有五个推不了的人情,正以权谋私,千方百计的逼着小半仙就范呢。”
常宁和尤佳都听得笑了,尤佳冲着常宁吐吐舌头,调皮地坐到了常宁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