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分节阅读 701

分节阅读 70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是一个大命题,发展到最后,宁肯用外戚,用太监作为三军主帅,都不愿意用武将作为主帅。

于是直接将这个命题抛出来,让大家讨论反思。

余靖悲催了。

事实余靖在两广,因为过软,对两广未来发展会十分不利。此时两广非是史上两广,官员必须要能软能硬,若过上几年,两广渐渐稳定下来,余靖再去两广,还差不多,但此时决对不行。

至于会不会得罪余靖,以郑朗如今地位,何必去管

然后又说了一人之功,狄青之功。

若没有狄青的思路,郑朗十之八九还会选择真正的自卫反击,而不是奇袭升龙城。

接着又说了自己种种逾制的事,请朝廷处分。没有功,反有罪。其实很无奈的,说有功,朝廷得赏赐,赏什么再赏就是异姓王,在宋朝可能么可能,人死了后也许能封一封,活着决对不行。

其实真的很不错了,换作别的皇帝,郑朗功高震主,早就被拿下。

周亚夫怎么进入大牢的

汉景帝那样的皇帝都不能容忍一个功高震主的大臣存在,又有几个皇帝能容忍赵祯成全了包拯,同样成全了郑朗。可自己得识好歹。功劳太高了,这些年郑朗几乎成了宋朝最亮的亮点。非是赵祯,换其他皇帝能不能容忍有这样一个大臣位于庙堂之上

赵祯看到奏折后笑了笑。

当然郑朗的谨慎,知进退,他还是很喜欢的。就是不忌惮郑朗,也不想开一个坏头。未赏赐,也无法赏,也未责罚。

不管是谁的功劳,赵祯这次龙颜大悦。

第一次将番邦的国王,李日尊不是国王,可等于是国王,擒回京城献捷。南方数战,平灭侬智高,威震大理,灭掉交趾,也是自高梁河战役后,宋朝武功最辉煌的时刻。

因此下诏全国大赦,又在大肆抚恤两广百姓之后,下诏免去两广百姓所有两税。两广的两税很轻,一亩地才四十文钱,可也不是小数字,五十多万顷的地,仅是两税就达到两百多万缗。一下子全免掉。

接着私殿宴请狄青。

郑朗突出狄青的重要性,也是有意突出狄青的重要性。现在朝中言臣大斗陈执中,狄青摆在一边,陈执中斗完了,文彦博与富弼上台,跟后又有韩琦,懂的,皆是君子党,谁最扎人眼

本来是好意,赵祯这次亲热的私宴,却起了相反作用。

不仅如此,随着一些名臣年龄增长,作风越加保守,可他们身负天下重名,例如韩琦、文彦博、欧阳修等等,这些会给郑朗带来极大的掣肘。

现在歌舞升平,包括郑朗在内,无一人察觉到其中的危机。赵祯也未想到,与狄青一边私宴,实际也谈了一些事,比如两广军事的编制。规模扩大了,再仅留八营禁军是不行的,这个郑朗未插手,得问狄青。

狄青很老实地说道:“陛下,以臣之见,最少驻守十五营禁军,郑相公在广南西路训练一支轻骑军,一半留在广南西路,这近两千名轻骑必须塞入禁军。再有三万多民土兵配合,两广就不会再有失了。”

土兵也就是民兵,略混乱,不过与保丁与乡兵还是有所区别。陕西的乡兵是当地军队,有自己屯田,有一些薪酬,只是比禁军略低。两广的土兵待遇不及陕西乡兵,却比保丁略高,同时保丁以大小保为编制,土兵却是正式设指挥与都,指挥使与都虞候皆是朝廷真正武将,不过安抚当地蛮人,都头多用蛮人担任。也与厢兵不同,厢兵以服劳役为主,土兵专事就是训练,配合官兵捉盗,甚至战斗。总体来说,养一名禁军大约相当于养五万土兵。

狄青的建议会使两广军费略高,可在朝廷承受范围之内。

赵祯额首,又谈了谈西北与河北的军事,以及增加特务营的斥候诸事,让狄青回去了。闻听此事,许多士大夫心中产生异样的想法。

现在未发作,言臣正在炮打陈执中,这次主炮手换了一个人,一个更厉害的人,欧阳修

赵念奴丢下手中的毛笔,看着梁怀吉说道:“我的字写得如何”

“好。”

不好梁怀吉也会答好。梁怀吉本身悟性高,写得一手好字,还作一手好画,并且诗词歌赋,皆略懂一点。当然,他可不敢抢赵念奴的风头。

“恐怕还是不行。”赵念奴将郑朗原先留下的字拿出来观阅。

此时赵念奴也非是彼时赵念奴,渐渐长大成人,懂得是非,因此最后几年她很少找郑朗,仅在临行前殷殷一别。梁怀吉也非彼时梁怀吉,大了,也就懂事了。

他心中在苦笑,姑奶奶,你怎么念念不忘呢

就是郑相公,恐怕这些年累死累活的,善长的琴字画皆放下来了。缓声说道:“其实驸马也不错,闻听殿下喜字画,于是平时多喜吟诗,练习草、飞白、散隶,又善写水墨竹石,因生性散淡,平日寓兴即写,兴阑即弃去。”

“他有什么资格说生性散淡,附庸风雅罢了。”

“也非是。”

“非是什么你可听过他他练过飞白体”

这玩意儿是蔡邕发明的,武则天手中正式发扬光大,许多书法大家先后用飞白体写过书法作品,不过后世对这种飞白体评价颇低,又难学,加上郑朗嫌其过于妩媚,出来许多古古怪怪新体,唯独不见飞白体。

赵念奴不是说不飞白体不好,而是讥讽李玮想练习飞白体是讨父亲欢心。

梁怀吉不语了,非要拿那个人相比,这个未来的驸马爷苦逼了。

他小心地摇了摇头。

不管驸马好不好,你与郑朗那是不可能呆在一起的。宋朝就是国破家亡了,你们也不可能有任何缘份。

“小吉子,陪我去母妃哪里。”

“喏。”梁怀吉陪着赵念奴来到苗贵妃处,拜见了母亲,说道:“娘娘,我要出宫。”

“何故出宫”

“我去郑相公家,向杏儿讨教书法。”

京城也喜传播小道消息,郑朗名声益重,从小到大的事迹全部被人翻将出来传扬。江杏儿同样不例外,被无数粉妓向往。于是许多粉妓对文人墨士倒贴,示图以后也能博一个相公,结果产生许多杜十娘,让人啼笑皆非。还有江杏儿的字,同样是郑朗所教的,教她的书体与教女儿的书体十分相仿佛。年渐长,字写很越发漂亮,坊间多有传闻,也传到内宫。

她瞟了一眼女儿,根本不知道女儿的心思,说道:“去可以,尽量少去,以免惹人说闲话。”

“是,娘娘最好哪。”赵念奴躺在苗贵妃怀中撒着娇。

眼下赵念奴仍是一个乖宝宝,孝顺父母,赵祯身体不豫,曾经服侍左右,亲自替赵祯洗脚,祈求上天以自己身体代替父亲生病。

因此到了及笄之年,赵祯仍不想将长女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