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恶魔娱乐编年史 > 分节阅读 515

分节阅读 51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正熙也很满意田茂盛能够很快就冷静下来,接下来,他没有再提那个,也没有提任何事情,而是和田茂盛打完了剩下的五个洞。

快天黑了,他才和田茂盛回到自家在郊外的庄园里,开始和他谈接下来的事情。

崔真实的死,源自于安在焕的自杀。

安在焕在娱乐事业上还算可以,但商业方面却一团糟,他从开餐馆起步,然后开了娱乐公司,弄过电影制作,虽然涉猎广泛但总以失败告终,这也造成了他经济方面的困难。

之后,就有人传言他借高利贷的事情,受这个事情的影响,安在焕被有线电视etn的演艺资讯节目“enu“辞退。

一直到上个月,他的最后一个节目播出,却惨遭失败之后,他那高达40亿韩币债务的事情,已经兜不住了,于是,他选择了自杀。

韩国人和美国人差不多,很多人都是靠支取未来度日的,也就是各种借贷,那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正常的。

但是,如果信用不够,或者钱太多,借不到,怎么办,那自然就是高利贷了,韩国艺人中,借高利贷的可不少,反正李正熙重生前,作为苦逼,差点就借过,也因此知道一些门道,更是知道哪些人在借。

甚至是很有名的一线大腕,不过人家总是有办法偿还,或者片约,或者身体。

安在焕无疑是没办法还的那一类。

不过,他死了之后,他的粉丝就有人站出来,在网上说说他死是他杀,还说罪魁祸首是崔真实,说崔真实很久以前就涉足高利贷行业,是她房贷给了安在焕,然后因为安在焕事业低迷,便一直追讨还债,才逼死了安在焕。

对此,崔真实非常愤怒,她说我从开始赚来的钱都交给妈妈存起来,别说个人贷款,连股票也从来不碰。

可是,这时候又有人拿她的经纪人被杀的事情旧事重提。那是一则谣言,1994年,一直给予她支持的经纪人被她的司机杀害,最后,网上却说,是崔真实指使的。

这是典型的污蔑,是汉城黑帮人物的一种手段而已,就像是当年,李连结的经纪人,被香港的某个大佬派人弄死,为的就是给艺人点教训,让艺人安分点,老老实实的听话。

那次事情,对崔真实的打击本来就很大,伤心之余,还得忍辱负重,到最后,又得背负莫须有的骂名。

所有的一切,被网络上刮起的风潮给渲染的如恶魔一样,最后的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则是源自有人在网络上得到了崔真实家里的电话,然后给她打了电话,把她恶毒的骂了一顿。

连家里那个唯一的避风港都给人侵占了,那彻底的击溃了她软弱敏感的心,于是,当晚,她喝酒到深夜才回家,之后又坐在卧室的床沿向母亲诉哭诉“人言可畏”:“我对这个世界的人都很失望,这些都是与我无关的事情,可不知道为什麽都来折磨我”

然后,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无疑,这次的事情,从网络暴力到她的anti粉丝推波助澜等等,无疑是罪魁祸首。

而这也是李正熙想要下力气整顿的两个事情,不然,那对于未来韩国娱乐圈的发展,和艺人畸形的生态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会让人在接下来鼓吹网络实名制,”李正熙既然信任田茂盛,打算用他,自然就不会遮遮掩掩,“但你绝对不要赞成那个,你反而要反对,记住,你的立场是那个耗费巨大却没有任何作用的东西,而且从根本上违反了宪法中所说的公民言论自由,同时,也不利于确保韩国国民的个人”

田茂盛稍稍愣了一下,他现在的视野还相对有些窄,李正熙却完全放眼了整个世界,同时,他身后的团队也是精炼无比,给了他更好的支持。

不过,不懂可以学,田茂盛还有时间,他也聪明,这也是李正熙选他的原因。

“您的意思是”田茂盛考虑了一会,才迟疑的问道。

“声东击西”李正熙淡然的笑了笑,“或者说,叫做暗度陈仓”

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多看看中国的孙子兵法吧,真的挺不错的”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四章 顺势而为

崔真实的死,已经在韩国社会掀起了滔天的巨浪,已经有人在伸张网络实名制了,不过,注定是要失败的,当然,他一开始成功了,直到几年后才会被废除。

按照韩国国会通过的信息通信网法规定,网民必须经过本人真实身份认证,才能在每日访问量大于20万人的媒体和访问量大于30万人的门户网站留言,之后几年里,日访问量1万以上的网站都需实行网络实名制。

这样的初衷是好的,它是为了打击眼下盛行的网络暴力,网络犯罪。这些网络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心怀叵测的网民在网站bbc上匿名发帖,利用网络语言暴力,对特定当事人侮辱谩骂、诋毁名誉,肆意进行人身攻击,侵犯人权。

最极端的例子是,有人在互联网页上发布了韩国超级影视明星的性丑闻与吸毒的所谓秘密报告,致使韩国的整个娱乐业界都受到极大震荡,甚至造成了不少艺人因此沉沦和自杀。

因为这个,一开始,韩国大多数的网民是很支持实施网络实名制的。根据雅虎韩国网站对互联网用户对此进行了在线舆论调查,79的受访者表示赞成,20表示反对,前者是后者的4倍。

他们认为引进实名制后,会有效地减少没有根据的辱骂和诽谤,大大缓解网络暴力。

可事实上呢,实行网络实名制整整5年之后,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表明。韩国网络上的诽谤跟帖数量仅减少了不到2个百分点。可是为了这2个百分点的降低。韩国政府与社会却付出了巨额的管理成本。

还有。网络实名制与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发生了矛盾,反对网络实名制的声音始终存在。

早在2005年就有社会团体反对网络实名制。他们认为网络实名制将导致言论自由的萎缩、个人信息的暴露、以偏概全,是对“有良心的因特网公众”的不公平。

网络实名制造成了互联网用户各种信息的外泄,更重要的是,实行网络实名制,每个人的网上活动都有记录,会在韩国形成一个“恐怖的监视社会”。

总之,这实际上初衷很好。但在执行中没有办法做好的立法。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用户个人的保护,然后是诽谤信息被追责这方面的执法跟进。

什么是诽谤,甚至是特别恶意的,对别人造成了什么伤害,该怎么鉴定他所犯下的罪行,给给予什么样的处罚等等,这样的模糊,让司法机关很难办,最后自然是失去了动力。

于是,这法律就等于一张废纸。

当然。还有一些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