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2 / 2)
两个菜一个鱼粥,萧庆之自己还焖了点米饭,他一大男人不吃点实在的,晚上得饿得睡不着。所以做鱼粥的同时还煮了米饭,鱼粥也没有萧庆之以为的那么难,因为玉璧给他简化了煮鱼粥的步骤。
鱼拿刀刮下肉来,小心挑去骨头,骨头也不扔,用纱袋装好放两片姜在里边下到锅里去加水加米煮成粥。鱼蓉则用葱姜料酒和盐腌一腌,等到粥煮得差不多了,把鱼蓉捏成珍珠大小的丸子下进去生滚,五至七分钟就成。
做完菜后,萧庆之把锅涮了坐上水,再回头一看桌上摆的两菜一粥,感慨顿生:“看来我手艺进步了”
一旁的玉璧都不好意思告诉他事实,如果不是她调好了味道,又盯着火候,萧庆之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第二次就能做这么好吃。不过,萧庆之倒确实是可造之材,至少比她对做菜更有感觉:“嗯嗯,很厉害,改天陛下要是罢了你的官,不给你混饭了,你还可以去开个饭馆当厨子。到时候,我开茶馆,你开饭馆,咱们门对门,看谁生意好。”
“说到陛下,陛下给我来信了。”
“噢,信上写什么了”
萧庆之盛好粥递给她,自己装了满满一碗饭,今儿才算是他头回下厨做菜,上回不能算,正经的菜都没有:“没有什么太重要的事情,倒是提了修良一句,说修良的差事办得不错,在工部大显其能。陛下还问起你了,问你最近在江南有没有找着什么好茶,问吴州除了庆江水,还有没有好水可以取来沏茶。”
“水我倒没找着,说起茶么,萧庆之,明天找人去把那井里的茶叶采下来制成茶,我有种预感,那株茶树将来怎么也得是黄金万两的身价。井附近不是有山吗,那山要是不禁止买卖的话就买下来,拿那株茶树当母株,把那片山都种起这茶来。”就算现在没真正喝到,但她几乎就敢肯定,那就是这个时代的龙井。想想啊,这里也是江南,那株茶叶树也在井里,这要不是龙井是什么。
“先制出茶来再说,山倒是不禁止买卖,但要说经营茶园,谁也没这工夫,俭书光是替你管着杏花楼就已经忙得腾不开手了。”萧庆之想了想,又问了一句:“玉璧,你确认能挣银钱”
“当然能,不但能挣,而且能挣着大钱。”
“好,这事我有主意了。”
第八十二章 曾经年少不解风情
次日早起晴光满园,庭院里早开的芙蓉花在熹微的晨光里开放,一朵朵一枝枝仿如小姑娘的脸庞。这时候,玉璧才能理解,为什么在中国古代生活着的人们对居住环境有那么大的执着,因为早上起来能看到这样美好的景致,真正能令人心情愉快。
不过,真正使人看什么都觉得愉悦的应该是人。
看着院子一旁正拿巾子擦脸的某侯爷,那还没整理的衣裳半开着露出一片骨肉丰匀的胸口来,小模样无比诱人啊
玉璧摸摸自己后腰,心里感叹,自己战斗力损失太严重,这时候还是别胡思乱想比较保险。等好起来了,不需要自己去胡思乱想,萧侯爷会主动把她的胡思乱想变成实际的
“去换衣服吧,待会儿去巷口吃面线,我去衙门交接一下。等我们到越州,估计太子殿下也该到了,殿下会常待在越州。”萧庆之总能从这样的时候感受到来自淳庆帝的回护,这一趟既是在磨砺太子,也是在告诉他,姚清甫那里有太子看着管保不会拖他后腿,他只管在江南尽力施为,一定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
“太子殿下,噢,我记起来了,你说过太子殿下这一趟也会来。出京的时候太子殿下没一起,我还以为殿下又不来了。”玉璧想起这事来,又有些疑问:“殿下为什么不和我们一道出京”
“傻话,殿下有殿下出行的仪仗,又有太子卫骑相随。在一起殿下不方便,三司也不方便。”萧庆之把巾子挂上架子,然后回头和玉璧一块进屋里换衣服。
到巷子口吃过面条,萧庆之招来俭书陪她去买些当地特产。江南道道台是从一品大员,萧庆之既是晚辈,又是下官。当然得给上差奉礼。倒不用太重的礼,只是心意必需到,这也算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越王那边不用送吗”玉璧问俭书。
只见俭书摇头,随手挑开一幅字画看了几眼,说道:“不必,越王幼年时也在京中长大,与侯爷有情谊在。加之又是平辈,送礼就不像话了。不过要有什么好吃好喝的,捎点给越王也不是不可以,越王是个好吃如命的”
爱吃的人最好打发,就怕没爱好。吴州盛产各类水果干。鲜摘下的水果去了皮挂到庆江边上,有太阳的天,只要被风吹上七天就成了:“掌柜的,各色水果干都包上两份,包齐整一些,要送人的。”
“道台大人也爱饮茶,夫人拣几样茶叶装个礼匣,再从京里带来的物件里挑块砚,并上两刀吴纸。这样就行了。”俭书说完看向掌柜说道:“掌柜的,水果干包好我们待会儿来取,夫人,咱们到对面去买几刀纸。”
虽然玉璧是个没吃过的主,不过她看过,这么说吧。淳庆帝御案上,用来涂鸦的纸都是上等雪滔纸。雪滔纸是吴纸里最好的一种,到店铺里一看,摸摸看看不用多说就把好纸挑出来了:“雪山纸,虽然不如雪滔,但雪滔是贡纸,民间不许流通,雪山虽然在雪滔之下,也是不可得多的好纸。掌柜的,有多少包多少,都送到怀玉巷的萧府。”
“夫人识货。”从一架子纸堆里挑出雪山来,张嘴又是雪滔的人能不识货,掌柜指挥小二去取纸,又说道:“夫人,雪山纸一共还剩下三刀半,夫人要不再看看别的,最近新到一批构纸,虽然颜色不如吴纸白净,用来画画却是天成的古韵。”
“也好,来两刀。”玉璧说完又看了看其他文房用具,忽地在角落里看到一架子印泥盒,分外秀气雅致,有画花的有画鸟的也有画树木山林的,六个成一套,竟没有一个是重复的花样儿:“这些好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