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4(1 / 2)
师官服,后又在帝辛的示意下转身朗声说道:“申公豹感谢大王器重,授予国师之位。贫道必会尽心尽力为我大商效力,做好与洪荒世界交换以及招揽洪荒修士为我大商效力的责任。”
“但是,申公豹也必须向西伯侯、闻太师、贤王微子、丞相比干以及诸位臣工们表示感谢”
“首先,申公豹要感谢西伯侯,若不{无}错{小}说 是西伯侯将贫道带来朝歌,贫道也不会得到与大王见面、与大王相谈甚欢、得到大王赏识任命的机会”
“所以,请西伯侯接受申公豹一拜”
说着,申公豹向姬昌深深一礼。姬昌连忙还礼,口中谦让道:“国师过誉了国师能身居高位。自是本身能力所致,姬昌只是略施了顺手之劳。不敢当国师如此大礼”
申公豹又向闻仲深施一礼:“申公豹深感太师高义请太师受公豹一礼”
闻仲也是连忙回礼。
就听申公豹朗声说道:“公豹身为洪荒散修,对我等散修们的窘促境况深有感触”
“我们这些散修,或是自己无意间撞到机缘、或者本身就是世间灵气或者灵根演化而成、天生地养,从而踏上修行之路,”
“虽然踏上了修行之路,但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落入大能高士之眼,或者是与各路大能高士们的道法不同、或者是修为浅薄、无缘得见大能,只能是自己苦苦摸索修行之路、历经艰辛寻找修炼所需的资源。”
“修士身份虽然光鲜,但是其中辛酸又有几人能够得知”
“毫无修为根基的人。由于其不能体会生命得到提升而带来的精彩,所以并不能理解散修们的心思。”
“这些散修,刚刚体会到了生命本质提升而带来的精彩,却又因为没有相应的功法以及资源来进一步提升生命本质、不能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精彩,其中的苦楚是常人根本不能体会得到的”
“闻太师也是修士,当知道大道往复的道理。”
闻仲听了,也是点了点头。
就听申公豹继续说道:“物极必反,唯有物极方能反,方能跟随上大道的往复。”
“一个物种若是止步不前。不能修炼到极致、不能跟随大道的往复,则必定会发生生命的倒退、直至被大道舍弃。”
“必然会被世界抛弃,断根灭族”
“从这个方面而言,洪荒世界之中的修士是与人族在方向上一致的。也就是无论修士还是人族都必须踏上修行之路”
“所以,修士与人族是可以共存、携手前行的”
“而这之间,有个隔阂。就是修士们所需要的资源与人族所使用的资源是截然不同的。”
“只要把这个隔阂打开,解决修士与人族共存的界限。修士与人族就能携手共进”
“而解决这个隔阂的关键,便是道钱与信仰。”
“道钱用来交换各种资源。无论是修士使用还是常人使用都可以。”
“信仰则是可是使得修士与信仰该修士的人形同一体,只要修士晋阶、那么信仰该修士的常人也会得到相应的惠泽。”
“我大商民众们已经供奉各路鬼神数百年的时间了,只要把供奉的鬼神们更换为各路修士,就可以解决信仰的问题。”
“而大王现在也开始竭力铸造道钱,正在解决道钱短缺的问题。”
“这之间,便只缺少一位可以沟通人族与洪荒散修之间的人选,而贫道申公豹、就是为这个人选而来的”
“因此,我申公豹也请求众位臣工,与申公豹一起、为人族与洪荒散修之间的沟通、为人族与洪荒散修们携手共进而共同努力”
申公豹说完,便笔挺地站立在大殿之上,浑身散发着异样的光芒、显得大义凛然。
帝辛与众臣们也听得热血沸腾,纷纷鼓掌起来,为申公豹的发言而赞扬。
闻仲与姬昌却是一边随着众人鼓掌、一边眉头紧锁,两人都觉得申公豹的发言中好像有什么地方有些不对,但是思量了许久也没有想出到底是哪里不对来。
许久之后,众人的掌声方才慢慢落了下来。
就见帝辛站起身来,大声喊道:“国师之言甚合孤心”
“如此,从即日起,便由申公豹国师负责四处走动,结交各路修士、与其交善,尽力请其为我大商效力。”
“而孤,则是与各位大臣们一起,尽力收集铸造道钱的各种材料资源、尽量多铸造出道钱来”
“另外,传孤谕旨只要有一位修士前来我大商效力,孤便允许该修士接受我大商子民的信仰供奉”
大殿之中顿时响起了一片应合声,大部分大臣们都在申公豹的引领下为帝辛的决定而歌功颂德。
兴高采烈的众人们确实没有发现,站在众臣们前面的闻仲,虽然也是与众人们一样俯身向帝辛恭礼,但是低下来的面孔之中,却是一点喜悦之情都没有
而姬昌由于是站在大殿一角、并不与众臣们同列,所以脸上的疑惑神色也没有被众人们发现。
此次大朝便在一片热烈的歌功颂德声中散去。
西伯侯姬昌,在帝辛已经亲口放归周国的令谕之下、也收拾好行装、带着自己的护卫们,与前来送行的商王帝辛、国师申公豹等重臣们告别后,踏上了返回周国的路程
343 闻仲出征
送别姬昌之后,回到自己府邸的闻仲,却是对心中的疑惑越想越不是滋味,而自己却又苦思冥想之后始终是不能要领
总觉得有些不对的地方、却又不知道到底是哪里不对
心中的困惑把闻仲折磨得根本静不下心来处理军务、进行修炼
最后,闻仲只好决定向商王帝辛请求休沐一段时间,去寻找自己的师尊金光圣母去讨教一番。
否则,这个困惑必定会影响闻仲自己的修行。
不料,刚刚做下决定的闻仲,便听到了从宫中传来的钟声
看来是有大事发生,否则也不会突然就敲响召集大臣议事的大钟。
不多时,大殿之中便被听到钟声而赶来的众臣们站满了。
站在前排的闻仲,眼角余光扫到了一个不同于大商军官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