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0(2 / 2)
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弱肉强食,如果中国真的能够掌控这种武器的话,未来哪个国家还能够和中国争夺世界霸权呢
“整个超级炸弹的研制,至少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期间更是需要投入上百亿华元。所以,在未来十多年内,内阁需要做好这方面的掩饰。不能够让别国知道帝国的计划。更不能够让别国先于帝国掌控这种超级武器。否则的话,帝国将处于极度不利的地位。”吴皓轩说道。
杨度点了点头:“耗时十几年的时间,上百亿华元的巨大投入。”这对于帝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计划。但是,如果帝国能够掌控那种超级炸弹的话,这一切完全是值得的。
“为了保密,整个计划由军情局主导。内阁中,除了你和极少数人之外,其他人都不知情。这个计划所需要的经费,一部分从军费里面支出,另外一部分由皇室来负责。内阁需要做的,就是尽力的掩饰这部分资金的流向。同时,也要掩饰那些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大型火电厂之类的。我们的科技实力,相比欧洲强国而言,还很薄弱。因此,在这个计划上,我们或许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如果能够一直保密下去的话,对帝国而言无疑是有极大的好处的。”吴皓轩说道。
“是,陛下,我知道了。”杨度回答道。他也知道,这个计划对帝国有多么的重要。如果真的有那种一枚炸弹就摧毁一个大城市的超级武器的话。未来中国必然会成为实际上最强大的国家的。
杨度离开之后,吴皓轩就召见了军事情报局局长陈旭东上将询问计划的进展。
“陛下,我们目前已经在祁连山北麓修建了实验室了。科学家也正在陆续的前往该实验室。另外,配套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已经开始立项建造了,预计两年之后就能够建成,将为这项计划提供所需要的电能。”陈旭东上将说道。
吴皓轩点了点头:“科学家们的生活条件,我们一定要保证。西北那个地方,自然条件本来就很糟糕。我们一定要给他们最好的待遇。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学研究当中。”
“是,陛下。”陈旭东上将点了点头。
“另外,我们自己的科学家以及那些学生也要准备好,让他们努力的和那些科学家学习。整个计划中的绝大部分的主要科学家,都是西方人,这始终是对帝国不利的。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我们自己的科学家完全掌握这些科学知识。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真正的掌控这种超级武器。”吴皓轩说道。
正所谓非我族内其心必异。因为帝国现在的科技底子太薄,整个超级炸弹计划当中的大部分领头的科学家,都是外国人,是帝国前一段时间聘请到的外国人。虽然,他们现在是为帝国工作。但谁也不敢保证,将来他们会不会泄密,或者将科研结果泄露给自己的祖国。那样的话,对帝国而言就是巨大的威胁了。
比如,在整个计划当中,有不少来自于德国的科学家。一旦第三帝国建立之后,那些科学家会不会受小胡子元首的号召,回国去效力呢那样的话,一旦德国也掌握了超级炸弹的计划,岂不是让帝国受到极大的威胁吗所以,帝国必须要小心谨慎才行。
“陛下,正计划的那些助手,全部来自于帝国各所顶尖大学的物理系的毕业生。军情局已经专门考察过了,都是身家清白的人。”陈旭东上将回答道。
“嗯。这就好。另外,聘请西方那些知名科学家的计划也不能够停下。如果他们接受帝国的邀请,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他们不接受的话,那么,想办法将他们全部除掉。”吴皓轩眼中闪过一丝狠色。
虽然,这对于那些科学家而言,或许不太公平。但是,为了帝国的利益,他只能够这么做了。没有了那些顶尖的科学家,西方国家相应研制自己的核武器,就没有那么顺利了。或许,在帝国已经研制成功之后,他们都还没有能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样的话,未来的帝国就真正立于不败之地了。
“陛下请放心,军情局正在落实这个计划。那些不肯接受帝国邀请的科学家,都会死于交通事故,或者各种各样的意外的。”陈旭东上将保证道。
吴皓轩点了点头,为了让帝国能够在核武器这个领域领先于其他国家,他可谓是用尽了所有的手段了。他把自己知道的有关核武器的知识,已经整理成了材料,交给了计划的负责人了。同时,军情局那边也正在为帝国收罗更多的科学家,以及暗杀掉那些不肯和帝国合作的科学家。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如果帝国都还不能够先于其他国家研制出核武器的话,那就太没有道理了。
:第十四更到,求月票和打赏
第八百五十章 帝国科学院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米分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黄帝纪元4620年9月30日,帝国皇帝吴皓轩前往京郊的帝国科学院视察。帝国科学院是五年前成立的,有上千名顶级的科学家,正在为各种项目进行研制。单单是科学院每年耗费的经费,就多达数亿华元。幸好,科学院的经费,帝国财政只负责一小半而已。其余的,都是有帝国皇室来负责的。要不然的话,帝国财政早就被拖垮了吧。
科学院成立之后,使得帝国在科学研究方面,开始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了。帝国的整体科研实力,也不断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这里为帝国提供了一个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尽管,目前科学院有很多主要科学家都是来自于欧洲的。但是,帝国自己的科学家们,也正在快速的成长。
一战期间,为了躲避战乱,很多科学家离开欧洲,前往美国以及中国。帝国在那个时候,接收了大批的科学家。一战结束后,德国战败,奥匈帝国崩溃,更使得这两个的科研人才大量外流。帝国趁机下手,吸纳了大量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使得帝国科学院更加的兵强马壮。同样的,俄国崩溃,苏俄建立。大量来自于俄国的科学家,也进一步的提高了帝国的科研实力。
俄国虽然被誉为世界资本主义最薄弱的环节。但是,俄国的某些科研实力,还是很强悍的。比如,重型轰炸机。俄国在一战当中,可是生产了数十架性能先进的重型轰炸机的。只不过,现在那个团队,已经完全加入了帝国,开始为帝国新一代的远程重型轰炸机项目服务。
帝国皇帝吴皓轩对于科研事业,非常的关注,几乎每年都会前往科学院几次。视察科研成果。同时,吴皓轩也要求科学院,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