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明末边军一小兵 > 分节阅读 636

分节阅读 63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炸焚毁。因为是竹木外形,相对容易,要炸开铁皮

他很快发现火箭端那些小孔,心念电转。明白此孔效用。只是就算不炸开,好象还是很多麻烦的样子,看这火箭,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打制。

他就想开口提问,他看着王斗。有若小学生面对大学生一样虔诚,还有赖源龙等人,迫不及待想请教,看他们急不可耐的样子,王斗摆了摆手:“不必多言,具体之事,尔等自己详细推敲。”

他淡淡道:“拿笔墨来”

很快的,笔墨纸砚摆在王斗面前,王斗挥笔泼墨,上书十几个大字:“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

看着自己所写的字,王斗最后道:“军科司为我宣镇军工智囊,你们的任务,就是不断为我靖边军研制犀利武器,使将士们在战场上征战如虎添翼。本将要求你们不多,就是上面十二个大字,一时研制不出来不要紧,需得尽这个心力。”

赖源龙兴奋的看着图纸,有若小孩得到心爱的玩具。他更郑重道:“大将军放心,职部等一定尽心戮力,不负大将军期望,此火箭图纸。军科司也将列为绝密。”

王斗点点头:“该火箭若制成,便命名为周氏火箭,以表功勋。”

靖边军各类武器制成后,王斗多命名为赖氏火铳,李氏火铳,还有最近钟显才的钟氏骑铳等等。以鼓励他们的自豪感,提升他们研制武器的积级性,此火箭也是一样。

众人目光看来,周象辂大吃一惊:“此皆大将军之功,小人岂敢贪了将军功劳”

王斗哈哈大笑出门而去,钟调阳等人连忙跟上,远远留下王斗的一句话:“此功劳对我没有意义,你等能不断出成果,才是对我王斗最好报答对宣镇、都护府无数百姓报答”

“本将希望,不远的将来,能有千千万万的周氏火箭腾空而起,射向敌营,敌阵,为我靖边军,扫清一切的阻碍敌人”

看着王斗背影远去,他的声音隐隐消失,周象辂猛地心情激荡,不由哽咽出声,士为知己者死,夫复何言

赖源龙看看他,沉声道:“赖某没话说,只盼诸君努力。”

他道:“对了,关于安全条例条规之事,司内先开个会”

这时韩朝与齐天良送王斗出去也回转了,二人面沉似水,尽是沉声道:“开会”

近期王斗埋头于文山案海中,漠南开发与都护府整合,很多需要他的审核签字,特别拨款方面的,隔三差五还大小会议不断,忙里偷闲到军工厂转转,是他不多的乐趣之一。

而且宣府镇的基础到了,很多能做的科技研究也可以提上案头,不会若最初那样有拔苗助长之嫌,让王斗隐而不发,宣府镇的科技发展,将会迎来一个井喷期。

都护府吏员报名也进入尾声,都护府第一次公务员考试将在宣府镇召开,该考什么题,最后报上来需要王斗审定,他最近在设计一道数学题,引入将要到来的公务员考核中。

或许此数学题,将会在整个大明引起很大的风潮。

回到大将军府,看着眼前一大堆需要自己签字的公文,王斗皱了皱眉:“头痛。”

不过没办法,虽然幕府的设立,最大程度减轻了他的工作,但很多事务是避免不了的,毕竟各部部长,只拥有一部分权力,源源不断的公文,从叶惜之那边送来。

“该找个总管家,设个内阁了。”

王斗心中闪过这个念头,就在他不断签下“同意”的字样,盖上他的大印时,门外轻轻的咳嗽一声,就听钟调阳的声音响起:“大将军,李副都护,还有朱巡抚求见。”

王斗哦了一声,笑了笑,凉了几个月,李老头终于忍不住了吗

他说道:“请李副都护与朱公到大堂上吧。”

想了想,他又道:“请叶厅长,还有民政部各员,一起到堂上去。”未完待续。

第700章儒学与督察员上

大堂内,安北都护府副都护,左都御史李邦华有些颓废的坐着,他的身旁,宣府巡抚朱之冯也是面色沉重,神情肃然。

与十月中初到达宣府镇时,李邦华面色憔悴了许多,脸容也苍老不少。这段时间他日子不好过,虽是副都护,但什么权力都没有,王斗不点头,他在宣镇上下,任何事都插手不进去,就要将他憋疯了。

王斗待遇倒没短了他,每日好吃好喝的供应,每月还可从财政司领取一份叫“补贴”的俸钱,但李邦华不是藩王,每日每月的被人当猪养,他是有抱负之人,岂能如此无所事事,饱食终日

不过王斗金口不开,他就只能干闲着,不知不觉,泡茶馆的次数也多起来,他有点理解当时马国玺的作派了,整日无事可干,不泡茶馆能做什么

身旁的随从家人也从盼望到失望,告辞的告辞,做买卖的做买卖,纷纷离他而去。

几个月中,闲着无事,李邦华也将宣府镇上上下下走遍,王斗除了敏感要害部门,余地并不禁止李邦华行走,让他对此地的强盛与威力了解更上一层楼,当初心思改变了不少。

他脑中回想的,就是当时大同巡抚卫景瑗告辞回大同镇,对自己说的话语:“李公,对永宁侯当安抚为上,忍辱负重”

是啊,当安抚为上,不管怎么说,永宁侯跋扈归跋扈,对百姓还是好的,他也没扯旗造反不是这只强悍的力量,还是隶属于大明的,若是逼迫过甚,他一怒作乱,大明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

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安抚,劝永宁侯多行忠义,若国朝倾覆之时。他能出兵力挽狂澜,挽救大明江山于水火之中,也不枉自己饱读圣贤书一场。

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自己需要一份工作,施展自己抱负同时,能取得王斗信任,让他对自己更为器重,增加自己的话语权。

在宣府镇待了几个月。当地一些流行话语他也懂了不少,如工作、话语权等等,都是当时王斗无意说出,却在宣府镇引以风潮,还有什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等等,都是宣镇或大明时新的话语。

李邦华沉默坐着等待,他内心中最期盼的,还是想在教化司任职,掌控宣府镇的学子与教化。

他在宣府镇几个月,印象最深的。便是宣府镇的教育系统。

每一屯都有一座学堂,全民教化,邑无不学之户,户无不学之人,这是非常让人震动的。

人言刚不可久,柔不可守,若王斗只是军力强悍,那还不让人惊惧,毕竟兴也勃也,亡也忽也。军事强悍者,旋起旋灭之事太多了。

强若蒙元,没有读书人支持,一样胡运不过百年。但重视教育,便是关乎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大计,怎不让李邦华重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