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7(1 / 2)
是大气,厚实。
其实到王斗现在的身份地位,任何奢华享受都不是问题,不过对此王斗比较淡然,毕竟这个时代的种种享受,都比不上后世。
当然,淡然归淡然,王斗也不会有条件享受,去故意过那种艰苦的生活,物资上的要求,他只有一点,舒适,舒坦就好。
帐中,他梳洗完毕,这个时代,早有牙刷与牙膏,牙膏还是纯中草药研制的,不过普通的百姓,多用嫩枝与青盐。靖边军又是最讲究卫生的军队,便是一个普通的小兵,一样牙刷与牙膏备齐。
穿好盔甲,王斗出了帐来,外面是层层披甲战士,见了王斗,都向他施持枪礼。
王斗微微点头,便见帐外中军营地,军士们正在忙忙碌碌,收拾盔甲武器,准备将要来临的大仗。
不过各人脸上,并无多少紧张之色,打仗,打大仗,对靖边军而言,己是习以为常之事。
王斗的大营分布,便是中军在中,余营分居前后左右,结构严谨。在他的帅帐周边,又是护卫,赞画,镇抚,抚慰等官将的帐篷。然后再是炮军营、骑军营、尖哨营、辎重营等中军下面各营。
中军官,护卫主将钟调阳正在指挥部下,收拾整理王斗的元戎车,靖边军帅旗,望杆车、各大鼓车等,给各个车辆,套上马鞍马具等,随时准备可以拖拉。
当日黄土岭之战,王斗将元戎车借给杨国柱,战后杨国柱归还,王斗也没矫情推让。
此次自己也要上前线,元戎车当然要自己坐,毕竟他这车辆,是可抗红夷重炮的利器。
见王斗出来,钟调阳过来拜见,平日他负责营务,王斗只是循例问了几句。
其实现在各部各司其职,任何时候,靖边军都是井井有条,很多时候,王斗大部分工作,就是签名与盖章。
很快的,帅营指挥部的镇抚迟大成,医官王天学,赞画秦轶等人一一出帐,都过来向王斗施礼。
王斗领着各人,按例在中军营地巡视一番。骑军营,尖哨营,也都早早准备完毕,辎重营比起往日,则空虚不少。在得到谢一科的情报后,王斗将营中大部分辎兵,都派回了长岭山防线,只余那几百的投弹兵。
到达赵瑄的炮军营时,这里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赵瑄正在那边大呼小叫,指挥营中各人,将火炮套上骡马,将一些炮弹及火药载上弹药车,然后弹药车同样套上马骡。
此次炮军营的战斗很关键,需跟随骑兵,快速到达女儿河边,阻击可能过河的清兵。
而炮军营的弹药车上,很多棉布药包,己经被丝绸药包取代。
那日之后,得到王斗的同意,赵瑄急速的找丝绸商订购了一批丝绸,赶制了一批丝绸药包。
经过试验。确实,丝绸药包的发射,比起棉布药包来,大大减低了炮膛的过热程度。炮军营的红夷大炮,甚至可以发射十到十五发炮子再散热。还有火门的引药,赵瑄找了大量的鹅毛管与鸡毛管,经过试验,最后决定使用鹅毛药管。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改革。却大大加强了赵瑄炮军营的威力,让他整天笑得合不拢嘴。
看看沙漏时辰,此时是卯时,离各军集结的辰时还差一些时间,王斗吩咐让中军营各官将,还有后营将官韩朝,右营将官钟显才,到自己大帐用餐,顺便再核实商谈一下大战方略。
此时,整个靖边军也到了吃早餐的时间。今日的饭菜,非常的丰盛,更多是海鲜类。说实在,内陆的军民,很多人吃不惯海鲜,不过那是放在后世挑剔的说法,这个时代,只要是伙食,是肉食,就没人会拒绝吃的。喝的。
右营后部乙总丁队一甲。
韩铠徽尝了一口牡蛎汤,感觉怪怪的,一种难以说清的味道,不过仔细尝尝。又有一种鲜鲜的滋味,喝多了,也觉得牡蛎汤不错。
不想这个,快打仗了,先吃饱再说吧,想到这里。韩铠徽大口大口拔着碗中的米饭。
放眼甲中兄弟,个个吃得稀里哗啦的。
靖边军各种装备丰富,便是野外扎营,现军中也有大量的马扎,吃饭时不必席地而坐。
此时韩铠徽这甲中,便是一甲一张大马扎,用来作桌子,余者各兵坐在小马扎上。
经过前些日的战斗,这些乙等军都快速成熟起来,从初时出征,面对美食难以下咽,到现在狼吞虎咽,将要来临的战事,一点不影响各人的胃口。
不过此时韩铠徽甲中少了三人,便是前些日战斗,陈宠几人战死,让上到甲长赵荣晟,下到小兵韩铠徽,个个悲痛不己,不过战友的鲜血,也让他们快速成长。然一甲少了几个兵额,却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补充,需要等待东路预备军的到达。
吃饱喝足后,火兵收走了大马扎与碗筷,韩铠徽掏出一块柔软细布,仔细抺试自己心爱的长枪。
放眼身旁,密集戴着帽儿盔,穿着鲜红罩甲的靖边军战士皆是如此。
特别那些鸟铳兵,装备的工作更是繁琐。
韩铠徽身旁坐着刘烈,他虽比韩铠徽小,但身高体壮,小马扎在他屁股下吱呀作响。
他搽完自己的长枪,又抽出解首刀用磨刀石不停打磨,他咬着牙,一张黑脸都有些红通通的。就听他喃喃自语:“这些该死的鞑子,敢杀老子的小甜甜,等会对上仗,老子非对几个鞑子来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不可”
当日战事结束后,因陈宠几人战死,镇抚司对一甲进行调查,发现刘烈有战时与友军配合不紧密,不注意队型的现象,对他记了一次过,还让他背习数遍军阵军律的重要。
其实对陈宠的战死,刘烈一直自责于心,此时大仗在前,他立誓定要多杀几个鞑子,为陈宠兄弟报仇。
他正咬牙切齿,“啪”的一声,他的头盔被甲长赵荣晟拍了一下,就听他骂道:“进个屁啊,我们是长枪兵,不是解首刀兵你这杀才,记得了,我们是军队,不是散兵游勇,战时阵型最重要,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你还不懂”
看身旁人等窃笑,刘烈睁大眼睛无辜地道:“甲长,我没说,我是解首刀兵啊”
“我再拼命,也会记得阵型的重要啊”
一甲人都是轰然而笑,韩铠徽也是笑了笑,一边抺着长枪,一边又仔细思索,回想,那日作战的一切细节,再次对上后,自己应该怎么办。
他猛然握紧自己的长枪,眼中射出寒光:“这次,我会比上次更利害,杀更多的鞑子”
韩铠徽再次紧了紧自己长枪,将枪身靠在右肩上,随着口令声,缓缓地顺着红色的海洋人流向前移动。
在他队列不远,还不时有马蹄声响,带着坐骑上的传令军士,奔向各自的目地所在。
还差一刻钟便是辰时的时候,右营的军士接到命令,出营集结,准备开拔作战。
呜呜号角中,靖边军潮水般的人马,缓缓从营地内涌出,他们五甲汇为一队,四队汇为一总,四总汇为一部,形成一个个渭泾分明的队列,最后汇成一片,整齐而有序。
站在军阵中,望眼左右,皆是如自己一样的精悍战士,方阵一块块密密麻麻,触目所见,尽是一水的帽儿盔,还有招展的日月浪涛旗。
韩铠徽感觉自己的渺小,同样又感受到团体那股彭湃的力量。
军阵在大地中缓缓前进,朝着目的地而去,沉重的脚步颤动大地。未完待续。
第494章调兵、调炮
辰时,明军纷纷出营集结,从松山堡到黄土岭,再到小凌河边,尽是铁盔与衣甲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