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盛世娱乐 > 分节阅读 171

分节阅读 17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喊你姐行了吧,别闹,我玩不过你,我认输。”

“那告诉我你是不是处一男。”徐若暄戳着杜翰文放在要害上的手,“嗯小处一男。”

“随便你啦,你说是就是。”杜翰文打死不承认。

第四期节目愉快的录制着,节目组的人也见识了杜翰文和徐若暄不一般的关系。好在有专辑合作的事遮掩,大家才没觉得两人有奸一情,不过还是传出了徐若暄和杜翰文关系非凡的传闻。

九九年对于华人来说,过完农历新年才算是正式到来。大年初四开工,初五就忙的好像回到了一个月前,不光是杜翰文感觉不适应。连陈桥恩都叫苦不迭,大喊受不了。电台通告这种以前从来没接过的也开始上,似乎公司就是等着自己红起来就赶紧压榨,生怕明天就一落千丈再没人请一样。

年后第一次上超级星期,一边化妆一边用手机发着信息。那天去医院送花时候,在卡片里留了自己电话,之后张均甯的信息就没断过。当然,大部分是姐姐发的,因为姐姐有手机,可怜的张均甯在承诺了无数不平等条件之后才获得分时段用手机的权利。

相比起小台妹张均甯算是幸福多了,这姑娘被老妈趁着寒假带回美国去了。而且是这么多年来,小姑娘第一次不愿意回美国探亲。许妈妈只好使出杀招,不回去就封杀杜翰文,这才让小台妹妥协了。让陈桥恩帮忙去送行,又备了不少伴手礼,帮许妈妈做足了面子。

到底是高二的学生了,张均甯想的事情是和国二的学生不一样。比如跟杜翰文聊天就说起那天杜翰文去台中拍摄,自己还带着几个亲戚去看来着。可惜因为去的是乡下,只看到了在台中市区短暂转车时候的情况。

“可以给我打电话啊,那会停留半个小时还是行的。”

“工作时候不能分心,妈妈写作时候,我们就从来不去打扰,这是尊重。”

“那饿了怎么办。”

“让姐姐煮。”

“姐姐做的好吃吗”

“只能说可以下咽。”

“她说谎我做的很好吃。”这是姐姐抢过手机的回复。

“你们爱吃什么,回台北之后请你们吃。”

“我爱吃”

最近的话题就是这样,算是忙碌的工作中不错的调剂。有个不和自己聊工作人,也是挺不容易。最近就连黑人打电话过来都是问两天一夜的事,搞的杜翰文都快抑郁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关于钱

其实艺人的工作生活跟普通上班族没什么不同,做久了依然会觉得单调乏味。有所不同的只是上班时间不固定,上班内容不固定而已。这也意味着一个艺人只要投入到工作中就很难再分心做其他事情,这是个要求全神贯注的工作。不走心的结果就是作品质量下降,很快就会被淘汰。

专心投入到工作里,也就忘了记时间流转。加上台北四季又算不上多么分明,很难像在北方一样,用身体去感知季节变换。春去夏至,节目拍了十来期,断腿的黑人都已经可以自由活动了,虽然还使不上什么力气,走上一两百米就得歇息。但这家伙能放下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约大家打篮球,这个生命里篮球占据多半的男人,实在是不能放下挚爱的运动。

期间徐若暄往返东京和台北多次,确定了舞蹈,还邀请杜翰文去日本看自己录制专辑。至于拍v的邀请,被这家伙执着的拒绝了,理由是自己需要休息。杜翰文拒绝之后,v的男主角确定的竟然是最近逐渐发力,开始在戏剧圈发展的言程旭。用徐若暄的话说就是,有得力人士跟公司高层直接交流确定。有意思的是,那为什么最初找上我的时候,就没人来阻拦呢。徐若暄只能耸耸肩表示自己不明白,反正你也不演,研究那么多有屁用。

已经播出的十二期两天一夜,平均二点六的收视率冠绝所有综艺节目之首,而且是各年龄段都全面压制。六月每集通告费已经涨到了五万块,洪都拉斯也有四万五,两位不是公司的签约主持四万一集。而且进一步涨薪空间还很大,韦忠哥已经表示,只要到二十期,能保持二点二以上平均收视率,都上五万,还要给大家包大红包。

通告费涨了,并不意味着成本上升,不要钱来跟公司谈通告的天王天后都不少。当然杜翰文是听柴稚屏说的,那位姐姐是当笑话说哈林哥要出新专辑,想上两天一夜宣传,通告费一毛不要。不过圈子里最近流传上两天一夜着实是对嘉宾的考验,没效果就真的整集没你什么镜头。还有网友表示,只要有两天一夜家族在,随便请综艺咖当嘉宾更有效果,说不定收视率还能再高。

大家都涨了通告费,唯独只有杜翰文是没涨。开始公司是觉得杜翰文的通告费不好确定,本来艺人合同里分成比例公司就比较高,要给杜翰文多少才算是让他满意呢。起码要跟六月持平吧,那按分成,公司走账时候,这个数额可就是二十万的通告费了。二十万通告费是什么概念,从主持我猜以来,宪哥的通告费就一直在涨,现在也不过二十万一集而已。也就是说,这个出道还不到一年的家伙,在账面上,就要给到一个一线大哥,甚至接近天王的价码了,这一点是公司无法接受的。才第一年合同就二十万,第二年得多少钱,第三年呢。

身价暴涨的结果是各项支出都要跟的上身价的变化,专属经纪人是不是要配备,保姆车是不是要准备,接通告是不是要告诉对方制作人,杜翰文低于五万不接,商业活动是不是也要有一线艺人的价码最重要的是税,钱没给到艺人那么多,但账面却是足价的,税要公司交,这笔钱,想想都心疼啊。

另外一个人问题是身价暴涨观众认可,但是业内并不这么认为。就好比一个球员在小球队已经坐稳主力,进球如麻,球迷和球队都认为这个球员就算比不上梅西,也起码是里贝里水平吧。但到转会时候,大球队就是觉得你一个连欧联杯都没踢过的球员,是没有得到证明的,敢跟我要五千万,开玩笑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