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汉末战骑狂潮 > 分节阅读 42

分节阅读 4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过现在也不算晚。于是李铮立刻拍板,让人明日便将这一千余新兵送到白水泽,交给王老虎等人统一训练。

白狼努罗二人自然应诺不提。

“早上收到你们的传讯,但太过简短了。”李铮笑着道:“我得听一听具体是怎么个情况。”

针对新兵作了一番安排,李铮转言,就说到了眼下的正事上面。

白狼不敢怠慢,立刻抱拳回话,道:“回主上,四天前,我们安排在叛军驻军处外围的斥候,发现了不寻常的情况。”

李铮作洗耳恭听状。

“叛军在安定郡三水与北地郡富平交界的左谷中,驻扎的约莫两万五千大军,在斥候发现异常的时候,已经人去营空”

“哦”

李铮微微一愣。

“按照斥候的报讯,在五天前,叛军并未有所动作,然而四天前就没了踪迹,应该是那天晚上连夜撤走了”

李铮缓缓颔首。

“我与努罗不敢怠慢,连忙撒出斥候,追踪踪迹,只摸到了一些模棱两可的痕迹。叛军似乎有所准备,也许是兵分两路,这让我和努罗拿不定主意。”

李铮眯起了眼睛,心思迅速转动起来。

好一会儿,才道:“斥候追踪不能停,但追踪范围不能超出安定、北地二郡。同时传讯周林,让他密切注意凉州所有关乎局势的信息”又沉吟了片刻,道:“我们在没得到具体消息之前,不能妄动,只需做好一切战斗准备便是。”

想到来之前,荀攸的一番分析,李铮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不妨以不变应万变,暂且按捺,等待消息,然后再做打算。

白狼、努罗二人相视一眼,齐齐抱拳顿首。

在李铮蛰伏等待的时候,凉州战局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张温自中平元年起,每每有羌人叛乱,断断续续数年间,都是其人在主持平叛大计。甚至因此于长安被拜为太尉,成了第一位不再朝中的三公然而到中平四年末,这数年之中,张温非但没有平定叛乱,凉州乱局反而愈演愈烈,还耗费了朝廷海量的钱粮

而此番用兵,更是一直与叛军僵持,连胜仗都没打出几场,这让天子和朝中兖兖诸公着实难以接受。

于是乎,在新年到来之前,张温被罢免太尉之职,调回了洛阳。

为了抵挡甚至击破韩遂叛军,朝廷在将张温解职之后,立刻又任命了新的平叛统帅。当时,有人建议以原汉阳太守傅燮,作为此次平叛统帅。

理由有三。其一,傅燮为凉州人士,熟知凉州地理人情。其二,傅燮名望才能,堪当重任。其三,凉州诸羌胡,对傅燮感恩甚深,以此为突破口,或许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招降叛军。

然而最终,这个建议并没有被天子采纳。

因为有一个更好的人选名将皇甫嵩

皇甫嵩本为名将皇甫规之侄,可谓家学渊源。又曾履任地方官,后来击破黄巾,立下实打实的战功。再则,皇甫嵩也是凉州人,同样十分了解凉州的地理人情。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皇甫嵩杀性不小,当初坑杀黄巾贼那是以十万计

叛贼荼毒大汉边塞数年,每每让朝廷头疼无比,天子首先想的,是让这些叛贼去死,而不是招降

所以,当下便拜皇甫嵩为左将军,拜中郎将、破虏将军、斄乡侯董卓为前将军,以皇甫嵩为主,督领前将军董卓,前往平叛

李铮在富平莫名其妙的等了两个月,军队时时戒备,刻刻紧张,但预想中的战争并没有来临。

甚至于朝廷的音讯,也一点全无。

李铮不由苦笑,这一番功夫,算是白做了。看来便是荀攸这般智谋之人,没有足够的信息,也会猜测判断失误啊。

当然,说荀攸失误,其实也不然。

不管怎么说,只要没给自身造成损失,计谋就不算出错,至多就是落空而已。想必荀攸也是因为信息不够,自知难以分辨内中详情,才建议李铮按兵不动。

既然朝中没有诏令,李铮也乐得清闲自在。他本就不愿意在自身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与叛军硬拼,对他而言,没有消息,就是不错的消息。

两个月过去了,时间到了中平五年三月中。

整个灵州的春播,乃至于富平,都已经几近完毕。虽然富平暂时并未处于李铮的直接统治之下,李铮也没有派遣管理团队接管富平政务,但毕竟驻军了。而富平又紧邻灵州,早晚都是李铮的囊中之物,所以对于一切的基础农业,李铮也十分关注。

当然,这次春播,只是普通的粮种,并非参麦。参麦在去年冬季就早早的全都种下了,还差两个多月,差不多都可以收割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能在平安的环境下,安安心心的种田,对于灵州、富平二县的普通庶民而言,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这两个月中,李铮的自身的力量进步斐然。

其实对于李铮而言,有着足够的底牌,只要基础打好了,发展的势头自然是一发不可收拾。

比如战骑。

每半个月,李铮都会回草场一趟,将驯兽场中累积起来的野兽都合成战骑。到现在,青甲战骑也有了八十余头,算上一些刚刚出生的小家伙,略略超过了百头。

而山岳狼骑的规模,直接翻了一番,达到了三百头,能够随时调用出战的,至少有两百头

又比如李铮麾下的士兵,算上经历过真正战争的精锐,已经超过七千人其中战骑兵、战马轻骑、着甲精锐步卒,合计已经达到了四千

这股力量,已经不算小了。

七千士兵,加上战马、战骑,人吃马嚼,让李铮的随时都有种要破产的感觉。甚至于从起初到现在,这很长一段时间,李铮都没有给军队发过一分军饷。没办法,吃饭能供应起就算是万幸了,至于军饷,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了。

而李铮着重关心的白水川开发之事,现如今已经是荀攸接替李铮,总览大局。周肥仍然是实际操作者,不过他以后要汇报和请教的对象,变成了荀攸。

李铮会逐渐放权给荀攸,除了因为荀攸办事能力强的超出李铮想象之外,还是一种引诱。

这么长时间,荀攸竟然都没有主动开口,没有表露出一分一毫要为李铮效劳的意思。这让李铮有些沮丧的同时,也挖空了心思,跟荀攸卯上了

不信你荀攸是块石头,便是块金铁,也要将你腐蚀掉

有荀攸总览大局,整个白水川的开发,就显得十分的顺利。

三千牧场工人,早在开春之初就招募妥当;白水川茅蓿的种植,有这三千工人的劳作,也在前几天完全落下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