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1(2 / 2)
“那人已然离去,只言将这封书信务必交给主人,主人看过之后,自然会对其十分感激,至于相见,日后自然还有时机。”
杨修的侍卫将门外之人的话语向杨修重复了一遭之后,杨修心中更是十分疑惑,以他在邺城之中的地位,虽然是受到了司马懿的不少冲击,但是由于司马懿并不乐于结交朝堂之上的好友,杨修的府门依旧是十分热闹。今日若非是此人言道是杨修数年之前的故友,杨修多半是不会让侍从将他请入厅堂之中一叙的。
怀揣着疑惑之情,杨修将那侍卫屏退后快速的打开了自己手中的那封信件,他知道,往往这样的信件之中,都是包含着十分重要的内容。
事实也是正如杨修所想的那样,这封信杨修不看则已,一看之下,心中就将自己拿周身温润如玉的小妾不知忘到何处去了,因为这封信上的内容,正是他多年一来梦寐以求想要得到之事。
看罢这封书信后,杨修又是反反复复看了数遍,而后将其投入火中付之一炬,皱眉思虑的一番之后,对于那送信之人的来路依旧是毫无头绪,但这对杨修来说并不是主要问题。
此时夜色已经十分深沉,杨修又是将自己的侍卫叫到了书房之中,在其耳旁叮嘱了一番后,那侍卫便出门消失在了夜色之后,约莫半个时辰的光景,那侍卫带着一名身形颇为魁梧之人来到了杨修的府中。
此人在杨修的书房之中足足呆了近一个时辰,期间,杨修一直在其耳旁不知叮嘱着什么,当他离去之时,时间已然近了午夜,杨修虽然就连晚间的餐食也没有来得及吃,但是浑身上下此时却充满的力量,仿佛自己一直以来追寻的曙光就在前方一般。
“司马懿此事若是当真被我做到了实处,看你还能在主公的朝堂之上风光多久,看你司马家还能屹立多久不倒”
看着窗外漆黑一片的夜空,杨修独自默默的说道。
他之前所收到的那封信上,只有一项内容,那便是详尽的说明了司马家,特别是司马家如今风头最为强劲之人司马懿,与那颍川隐藏在暗中的势力庚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指出了司马懿最近数次与庚氏联系都是以何种方式。
通过这封信的内容,杨修便知道这封信之中所言之事几乎有九成的可能就是真的,他也知道,若是让曹植得知了司马懿竟然有这样的背景和暗中的实力却一直未能上报给曹植得知,他对司马懿的信任会降低到何种程度。
但虽然有九成的把握,杨修还是决定派遣自己可靠之人先将这件事确定一番,待得真正坐实了此事,再向曹植禀告,只有那样,才能给司马懿重重一击。
至于是何人将这封信送给了杨修,杨修只道是司马懿的仇人,但是是何种仇人,他却并没有想到。当然,他同时没有想到的是,这封信中唯一不对的地方,就是将庚氏的能力说的夸大了数倍之多
正文 第402章 呈上奏折
将自己的亲信派遣到颍川之后,杨修便开始了有些坐立不安的等待,他既因为此番极有可能将司马懿与曹植之间的关系破坏殆尽而兴奋,也隐隐有些害怕那信中所言乃是无中生有之事。
整整等待了十数日,杨修所派之人终于自颍川归来,在与其在自己府中暗自交谈了一个多时辰之后,杨修再次从屋中走出之时,面上终于是一扫这段时日以来的坐立不安之相,眼中尽是兴奋难当之色。
通过自己所遣之人的回报,按照杨修所告知的方向到颍川探查了一番之后,颍川的确是有一名曰庚氏的望族,庚氏在平日里并不显山露水,就和其他的望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往深处探查一番后,果然是发现庚氏正如同那信件之中所言的那般,在暗中囤聚了不少的能人异士,而那人之所以急急的回来禀告,则是因为他在颍川庚氏的一处暗中置办的宅院中看到了司马懿之弟司马孚,这更是说明了这个庚氏的确与司马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司马孚乃是司马懿的三弟,平日里与司马懿关系相当之密切,司马懿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到颍川去与庚氏联系,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关系想来早就败露出去了,所以单凭这一点,加上司马家在颍川经营多年的事实,杨修就有足够的信心向曹植去说明此事。
这其中唯一让杨修有些想不明白的,就是据他派出之人回报,每当他的调查有些陷入僵局的时候,好似都有人在暗中引导着他,将他的方向指向庚氏,指向司马家,若是没有那些在暗中指引之人,怕是数月也不能发现庚氏的底细,更不会发现司马家与庚氏的联系。
这些躲在暗中之人到底是谁,就像是给自己送信之人那般,杨修都没有什么头绪,但是他却相信,这样的人的存在,只不过是想要让自己发掘司马懿与庚氏之间的联系罢了。
他也曾想到这些神秘人是否是刘封或是诸葛亮的势力暗中所遣,但是对于自己的曹植的极度自信,让他心中感觉就算是没有司马懿,魏国也是不惧刘封与诸葛亮的势力,除去了司马懿,自己在魏国朝堂之上才能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了那时,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些智计也才能够顺利的实行下去,所以,是何人提供的那些信息在杨修的心中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自己能否将这些信息变成对付司马懿的有力武器而已。
当日,杨修得报后将那人又遣入了颍川继续监视庚氏,而自己则是紧闭府门并不见客,在书房之中忙活到了近乎子时方才作罢,所为者,自然就是写出司马懿与颍川庚氏之间的关系,以及这样的关系所能带给魏国的不利局面,他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曹植看到自己的奏折之后心中和自己一样愤怒。
做完这些之后,杨修一夜几乎未眠,好不容易捱到了天明,便匆匆将自己昨夜所写的奏折放入袖中,缓步向曹植的府中走去。
如同往次一般,刘封面见曹植并无什么困难,但当曹植看到杨修那不同以往的严肃神情之后,连忙屏退了自己身侧的侍卫仆从,低声问道:“何事让德祖如此凝重”
杨修闻言并不答话,只是将自己藏在袖中的奏折缓缓拿出后双手递给了曹植,曹植一看这情形,便知此时非同小可,杨修既然能够将这奏折放入袖中,便是不想让他这一路走来所遇之人看到,这足以说明这其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