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南国江山 > 分节阅读 314

分节阅读 31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继祚闻言怒道:“这也能当做恩德来报答吗”

张全义苦笑,却是闭口不再说什么。

不过张继祚被他一番劝说后,倒也忍下了心中的那份杀心。

好在,张全义所料不错,几天之后,天下果然有大事发生,而且朱温也玩够了张府的女人,这才决定回宫。

崇政殿内,敬翔、李振等谋臣都在面带忧虑的焦急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朱温在侍卫的护佑下走了进来。

“臣等拜见陛下”

“诸卿免礼”

一番简单的见礼之后,朱温道:“听说刘守光那厮准备登基做皇帝他的胆量倒是不小啊”

与想象的不同,朱温在得到刘守光即将称帝的消息后,虽然一开始有些恼怒,不过随即便释然了,开始想着如何对待这件事情。

他本来就是一个极为现实的人,看重的是实力而不是面子,对于脸面上的问题,向来是只要过得去就行。

所以他当年争霸天下时向来阴险狡诈,背信弃义的事情可没少做。

如今得了天下后依旧如此。

朱温如此,他的心腹谋臣们同样如此。

“陛下,臣觉得刘守光是否称帝还在其次,关键是这件事会让刘守光彻底失去民心,再加上他本来就愚不可及,又为人骄纵,在幽州可谓恶事做绝。若是接下来晋王李存勖趁机派兵讨伐,只怕燕国难以应付”

“陛下,这刘守光自己死了也不足惜,但晋国的声势本来就这么强了,若是再被晋国攻占了整个河北,到时候李存勖就真的势大难制了”

敬翔简单几句话,便点明了自己的担忧。

如今的北方局势,随着李茂贞和王建再次交兵,剩下的晋国、燕国和梁国就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

从整体上来讲,当然是梁国的国力最强,晋国次之,燕国最弱。

不过从目前的战局来看,却是晋国的声势最为惊人,连梁国也需要避其锋芒。

至于燕国,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最弱的。

按理说,燕国不管是选择联合晋国进攻梁国,还是反过来与梁一起攻打晋国,那都是不错的策略;可惜刘守光却是一心想着称帝,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偏偏他自己作死也就罢了,但他的地盘若是落入了晋国手中,就会极大提升晋国的实力。

晋国的地盘本来就较为贫瘠,再加上连连征战,而且当初李克用不擅治理,使得晋国的发展极为畸形。

一方面晋国的军力极为强大,士兵十分骁勇善战,再加上强大的骑兵,在战场上连连取得胜利。

另一方面,晋国的财力、物力、人口等却远远比不上梁国,使得晋国虽然能在战场上接连取得胜利,但要彻底击败梁国却极为困难。

但燕国的地盘却是不同,燕国虽然也经历了不少战乱,但河北之地本来就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其财力、物力等都不比中原弱多少。

若是让李存勖得到了燕国的地盘,那就相当于弥补了晋国的最后短板,再加上去除了侧翼的威胁,到时候晋国就真正能威胁到梁国了。

朱温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冲敬翔点了点头,道:“刘守光虽然自寻死路,不过燕国的地盘却不能落入晋国手中。”

“如今的局势,朕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抢先讨伐刘守光,在晋国之前将其拿下;第二个办法是出兵帮助刘守光抵挡晋军的进攻,同时默许刘守光称帝。这两种选择诸位以为该选哪一个”

敬翔皱眉沉思,李振却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应当选第二个。刘守光虽然愚昧,但其实力却是不弱,我军想要迅速夺取他的地盘显然不可能。到时候定然会让晋国得了便宜。所以还不如出兵帮刘守光抵挡晋军,至少能维持现在的局面。”

李振也是一个重视实际利益的人,并没有将刘守光称帝之事看得太重。

这时候,敬翔也捋清楚了思路,道:“陛下,臣也觉得应该选第二个。我们的主要敌人乃是晋国,而不是燕国。与晋国一同讨伐燕国,这只会让李存勖的实力更加强大。”

朱温点了点头,显然他的意见也是如此。

相比于刘守光这个愚蠢而又自大的家伙,李存勖的威胁自然要大得多;为了遏制李存勖这个威胁,即便是默认刘守光称帝有又何妨

这就好比一个傻子干了一件傻事,但若是你去与这个傻子一般见识,那就只能让你显得更傻了。

针对刘守光的策略没有多少疑问就通过了,接着敬翔又道:“刚刚收到消息,说是南方的楚王马殷已经正式向吴国纳土归降了”

“马殷真的归降了”朱温皱眉问道。

“不错,这是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发来的消息,另外,咱们在金陵的探子也有同样的消息传来。”

朱温听了神情极为恼怒,甚至比刚才听到刘守光称帝的消息时更加恼怒。

在半个多月前,就有消息宣称马殷正在与吴国接触,希望纳土归降,以换取一条生路。

本来朱温还以为以马殷一方枭雄的野心,应该不会彻底投降吴国,最多也就是在设法议和,双方相安无事,或者是设法拖延时间。

谁知道他竟然真的向吴国投降了。

“具体是什么情况投降后马殷能得到什么待遇”朱温询问道。

“具体的现在还不怎么清楚,不过听说马殷最后被封为百胜军节度使,统领辰州、敛州两地,马殷麾下其他地盘将全部割让给吴国”

“什么那么多地盘全部割让给吴国,这种条件马殷也答应了”朱温有些震惊。

那可是十几个州的地盘,说割让就割让,这马殷的气魄可是不小啊。

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马殷剩下的敛州和辰州两地,乃是真正的蛮荒之地,便是唐朝最强盛的时期,也只是对当地有一个名义上的统领,实际上还是处于当地土著势力的管辖中,也就是所谓的羁縻州。

这样的两个州,马殷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