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 >斩邪 > 分节阅读 232

分节阅读 23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说着,符咒一扬,那卷上的大山隐隐成形,朝着老僧当头压下。

这幅卷轴,堪称崂山派传承之宝,有着莫大威力,几乎可接近法宝层面了。

望见那山,老和尚却不慌不忙,伸手凌空一点,那山便压不下来,被隔在了空中。

逍遥富道法力尽出,拼得满头大汗,终是奈何不得――他的修为境界实在浅了些,无法施展出通灵符咒的所有威力,否则的话,老和尚纵然可以抵挡住,但断然不会如此轻描淡写。

老僧面色淡然,猛地鼓气一吹。

噼里啪啦

一阵脆响,那隐约成形的山体四分五裂,最后化为乌有,消失不见。

“你”

逍遥富道怒喝一声,张口吐出一口鲜血,差点摔倒在地,只憋着一口气,不肯倒下,脸色却变白了。

他望着手上的符咒,见到上面的景观,那简朴的山体上竟出现了丝丝缕缕的裂痕,如同头发丝粗细,龟裂似的。

这卷法器,已经受到了损坏。

逍遥富道又惊又怒,又是疼惜,双目喷火般瞪着老僧:“好秃驴,竟坏我法器”

此物传承已经千年之久,经历无数沧桑,也挨过许多打击伤害。其实现在所受的并不算重,耗费些时日便能修补好。

道士吞不下这口气。

老和尚一招破了他的法,定了胜负,不再理会,转身便走,慢慢消失在开始降临的暮色当中。

“观主,你没事吧”

童子清风过来,关切问道。

逍遥富道伸手擦掉嘴角的血迹,恨声道:“不用担心,我没事。”

对于这老僧,他多少有些了解,乃是出身白马寺,法号:“净空”,出身不低,当朝国师净往的师弟。其曾在扬州飞来塔上坐禅多年,有传闻称,他是在此枯守,等待有缘人来。

不过后来,这净空出现在泾县,要渡陈三郎入空门,一直纠缠不断。到了如今,竟追到崂山府来了,真是贼心不死。

清风低声道:“观主,不如去告诉城主大人吧。”

闻言,道士就想到陈三郎快要结婚了,在这骨节眼内净空找上门来,简直岂有此理。只是书生,是那么好对付的吗在泾县的时候,无法成功,到了如今,更注定会是失败,便道:“不用出去,输给了此秃驴,此事便不能再管,乃是道门规矩。”

顿一顿,又道:“那边只怕也已知道了,无需去说。”

傍晚时分,暮色笼罩下来。

府衙后宅中,陈三郎在陪母亲用晚膳。同桌的,有二姐,以及二姐夫。四人坐在一起,算是一家团聚了。

桌上菜肴颇为丰富,有两样时蔬,有瓜炒肉,有蒸蛋,还杀了个鸡,肉白切,汤单独喝。

陈三郎最爱吃这样的鸡肉,两个鸡腿都让他给消化掉。

用餐有规矩,食不语,因此少说话,多吃饭,喝汤。

三大碗饭后,又喝一大碗汤,陈三郎吃饱喝足。陈王氏等人也是吃好了,让人把桌子撤下去,端上些茶水来。

“爹,娘”

脆生生的童音,原来是江草齐家的孩子醒了,一个老妈子带着走了过来,这孩子将近两岁,已经蹒跚走路了,生得胖乎乎的,颇为可爱。

江草齐上去,把儿子抱起,满脸溺爱之色,一点不像个驰骋沙场的将军。

陈王氏见着外孙,也是高兴,说道:“来,给我抱抱。”

江草齐把孩子给她,对着陈三郎打趣道:“三郎,成亲之后,你可得努力了。”

陈二妹附和道:“可不是,你看娘亲,都不知道多想抱孙子。”

面对母亲看过来的眼神,陈三郎干咳一声:“快了快了。”

的确是快了,等成亲圆房,只要不出啥毛病,不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嘛。

突然间,他心头一跳,若有所感,不禁抬头望向门外,脸上露出了讶然之色。

门外空空如也,看远些,便是夜色来临的天空,今晚该是月朗星稀。

江草齐注意到了他的神色,不禁问:“三郎,怎么啦”

陈三郎回答:“没事,就是突然心血来潮,似乎觉得有位故人到了崂山。”

“故人”

江草齐不明所以,也没有想太多,自顾去逗弄孩儿。

第四百一十二章:一人一城,一儒一僧

自入主崂山府,人心所向,气息滚滚,一日不曾停息,浩然帛书开新篇,开卷有益,自有感悟。万千人气,汇聚而来,每时每刻滋润着书页上的字句,那般感觉,妙不可言。

莫名地,陈三郎竟觉得自己和崂山府之间存在了某些联系,只是还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不甚明确。

一个人,一座城。

城中发生的事通过气息波动,便有所感,那净空与逍遥富道争斗,法力显露,气息浑然不同,故而被陈三郎捕捉到了端倪。

这个,正是浩然帛书的玄妙之处。

修门之中,有望气之术,现在陈三郎所具备的,多少有些共通,不过差别也很大,不可归为一谈。

比如说,若是离开了崂山府,到了别的城镇,那就失去妙用了。原因无他,皆因别的地方,那些民众们可能连陈三郎是谁都不知道,没了人心根基,自然无效。

净空竟来到了崂山,果然执著,阴魂不散。

陈三郎嘴角勾出一抹冷笑。

吃过饭后,他便回到书房中坐着,开始做功课,读一卷书,写一幅字。心神渐渐平稳下来,再不理会别的事了。

夜间,灯火点点,府城有夜市开,倒是热闹,人声熙攘,不绝于耳。在城西南方向,偏僻角落处,有一间寺庙废墟。

崂山府经受战火,许多地方都成为了废墟,不过后来这些地方都慢慢重建起来了,但也有不少无主之地,由于位置偏僻,暂时无人理会。

这寺庙便为其中之一。

观其废墟,可知当年此庙规模不小,一定香火鼎盛,但现在变成了一大堆瓦砾碎砖,一段段的断墙仍顽强地竖立在那儿,至于佛像金身之类的早荡然无存,不是被砸得稀巴烂,便是被人拿了去。连些废铜烂铁,都寻觅不着。

今夜月朗星稀,有清亮的月光照下来,就见寺庙废墟边上,一老僧静静地站在那儿,披着月色,有几分禅意在里面。

“阿尼陀佛”

许久,他念诵句佛号,脸色无喜无怖,忽而迈步走进废墟里头,左转转,右走走,似乎在寻觅着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