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2 / 2)
那传令兵前去传令之后,孝直立即来到军中找个兵士领路前往那殉职的兵士家中。走出军营,来到大街上,转过几个巷子,又通过几条小街,方才找到目的地。只见这家也较普通,两间房子不新不旧,窗子紧闭,房上屋瓦还算整洁。孝直进入屋里,就见到那殉职兵士已经被席子卷了起来,置于屋子里供奉香火的前面。他的弟弟二狗子跪在席子一旁,那个老者蹲在一边。两人见到孝直前来,忙低头见礼。孝直进屋后,沉默片刻道:“老人家,我为你儿子在军中举行葬礼,你们一起到军营去参加葬礼,算是对令郎的悼念了。葬礼所有费用由军队担负,另外到时候再支付你十万钱算是给您老的养老费了。”
那老者道:“为何要到军营里举行,在家里不也一样吗。在家里,有我们陪着,他不会孤单。”孝直道:“军队的将士们对你儿子十分怀念,特意要求要在军队里举行葬礼,算是送他最后一程。你儿子很有出息,你当父亲的应当为儿子骄傲。”老者道:“那就听大人安排就是。”
孝直一挥手,身后闪出三五个亲兵将包裹着那殉职兵士的席子立即抬了出去。孝直扶着老者,叫上那二狗子,一起前往兵营,举行那位兵士的葬礼。
来到军营后面的场地,孝直立即命人去十万钱,又立即速书一书悼词。召集了那些要去参加葬礼的人到场,简单布置一下。就开追悼,孝直上台道:“将士们,你们的好弟兄为了汉室的幸福,为了天下百姓早日安宁已经先行一步了。在这里我向他和他的家人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他的父亲生出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觞飨”最后将十万钱作为对他父亲的养老费,亲手递给老人。又说,还有十亩良田,不日便会划拨下来。要是划拨的不满意,随时到府衙找法孝直。最后,挑一僻静处,让死者入土为安。
一顿整下来,孝直就是要快速的结束这件事,免得消息传了出去。
其实,想一想那些奋斗在中国国防建设事业上的现代军人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很多人为了国家的国防建设付出了鲜血甚至是生命,可是出于保密考虑,国家不能让其风光地受到万人的敬仰,而只能悄悄地埋骨青山。
864376
第七十五章 :打草惊蛇
一缕清风吹过,孝直在田地间查看庄家长势。雨后的庄家就像喝饱了奶水的婴儿茁壮成长。看着农民在田间耕作,孝直想起了年少时学过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附近锄禾的农民也累了就在田间的树荫下乘凉喝水。孝直来到树荫下,与这里歇息的农民聊上了,农民见孝直虽然身后有许多兵士跟随,可是兵士对田里的庄稼都十分爱护,没有任何人踩踏到一株庄稼。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孝直也十分亲切。谈起来也十分的惬意,在这孝直前生就生在农民的家庭,了解百姓的生活,懂得庄稼的价值,所以说起话来也不打官腔,土话随口,家长里短,柴米油盐。
农民们请孝直说上几句,孝直也不推辞,直接就站在了前面,双手叉腰,一个标准的剪刀式,像前生周总理最常做的那个动作一般。孝直憨厚地笑道:“老百姓最重要的是吃的饱,穿的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如此便是衣食无忧,便是富康生活。俗话说:一滴汗珠万粒粮,细水长流度灾荒。所以啊,我们不要害怕辛苦,不要害怕流汗,多种出点粮食总是好的。粮食够吃,生活才能放心。有的人成了富农,有的人是中农,有的人是贫农。不种地又没有本事的人最后只能当乞丐。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实际上,万物都在土中生,全靠两手勤。若是大家都能保证寸土不空,那么粮食一定满囤。所以勤勤恳恳,活的安心。”孝直讲完之后,百姓都拍手喝彩。下面的百姓都私底下议论着:“这个当官的就是有水平,和咋们老百姓这么亲近,说起话来就像是个老农一样。”这边人连忙道:“谁说不是呢,还从没见过这样当官的。”那面又接过去道:“我在府衙门口见过他,他就是右丞相。”“真的吗,真的吗”“当然是真的。”
说了一会儿,百姓就要干活了。孝直刚要向百姓告辞,突然百姓中有人站起来喊道:“你,你是右,右丞相吗”孝直扭头看去,是一个小伙子,拎着锄头站在那里,身子还有些颤抖,估计是有些紧张。孝直笑道:“小兄弟,有什么事吗”那小伙子道:“我有冤屈,你能不能为我做主”孝直对他道:“你随我来,乡亲们都干活吧,好好种庄稼。”说着招手让农民们去地里干活。
孝直与带上了那个叫冤的小伙子一起,边走边说。孝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冤屈,只管说来,不许有半句谎言。若是查出来,严惩不贷。”那小伙子连忙点头道:“我叫狗蛋,我是为我舅舅喊冤的。我舅舅家的小女儿,就是我表妹,长的漂亮,被一个大户见到,强要娶我表妹。舅舅不答应,他们就指使一帮混子将我舅舅打成重伤,还抢走我的表妹。他们说,要是我舅舅敢报官,就弄死我舅舅的小儿子。我舅舅到老才就这么一个儿子,看的比命还重要。所以我舅舅忍气吞声不敢报官。”孝直问道:“你家住哪里”狗蛋答道:“城东。”孝直问道:“这里离城东有几十里,你怎么在这里种地。”狗蛋道:“我舅舅被那帮人打坏了,我就来帮舅舅把庄稼弄好,过几天回去。”孝直道:“你不在家,你家的地谁种啊。”狗蛋摸着脑袋不好意思地笑道:“有我媳妇呢。”孝直笑道:“你对你舅舅还蛮好的哦。”狗蛋道:“那是,那年我爹死了,我们家没有饭吃,都是我舅舅驮些粮米帮我们度过的。”孝直道:“恩,还不错,知恩图报。”
孝直没有回府,直接买了些甜点等前去看望狗蛋那被打伤的舅舅。原来他那舅舅果真是受重伤了,躺在床上,身边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趴在床前玩耍。灶后面一个妇人,正准备烧水泡茶,孝直送上甜点,水果,嘘寒问暖一番。问问家中有没有其他的损失,有没有看大夫,家里的粮食够不够吃等等。
这户人家四口之家,男的叫陈随,有一个老婆,一个女儿叫小清,一个小儿子。家中算是中农,有五亩土地。陈随为人老实,耕作勤恳,家中虽然不算十分殷实,可是吃饭还不是问题。妻子在家中每年养两头猪,养些鸡,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家中家当不算多,可是必须要的柜子,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