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 分节阅读 108

分节阅读 10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至于马林也要高一点小规模的钢铁工业,需要一些烟煤。这一点,马林倒是不用担心。因为,他的大嫂丽芙的娘家所在的盖尔森基兴,就有一个烟煤矿。需要烟煤,直接跟哈姆勒家族购买就是,而且还是友情价。

所以,马林现在更需要的,是无烟煤,而不是烟煤

无奈之下,马林继续带队去勘测,渐渐离霍夫曼庄园远了

终于,半个月后,马林在波鸿西南方向,找到了一个大型的露天煤矿,而且是优质的无烟煤煤矿

这个地方,是属于一个当地士绅家族的。这名士绅,其实也是骑士的后代,只不过,不是长子一脉,已经丧失了贵族身份,成为普通乡绅。

而且,这个大煤矿,该家族也没有开发利用,只是随便挖点煤炭自家用用,比如烧火做饭啥的。

当马克伯国宫廷的文书表示,愿意用鲁尔河边的耕地与之交换时,这名士绅立即表示了同意。

事实上,这名士绅不是不知道煤炭能卖钱。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你卖给谁

这个年代,购买煤炭的人少,而鲁尔区到处是煤矿。所以,即使拥有煤矿,没有门路,也难以卖出去。煤炭卖不出去,砸在手里也换不来钱。所以,还不如换点耕地。毕竟,粮食不存在卖不出去的情况

就这样,马林顺利地拿到了一个比霍夫曼庄园的煤矿大得多的出产优质无烟煤的大型煤矿。

这个煤矿在波鸿城西南,离鲁尔河只有七八公里远,很容易就能把煤炭拉到鲁尔河边。当然,前提是马林得先修建一条通往河边的石子路。然后,再修建一个码头,便于煤炭装船

不过,马林并不着急开发这个煤矿。因为,他目前虽然扩大了盐城的煮盐大锅数量,需要更多的煤炭。但是,霍夫曼庄园的煤矿多招点矿工,产量还是能供应得上的。

毕竟,霍夫曼庄园的煤矿,已经形成了产量,各种设施也比较齐全。多招点矿工就能短时间内增产。不像新拿下的那个煤矿,算上铺路和开发矿井啥的,起码要几个月才能形成产量。到那时,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就眼下而言,还不如让家里的煤矿先增产呢。至于这个新拿下的煤矿,可以先占着,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开发。当然,修路和建码头的事情,可以事先做起来,煤矿开发的事情倒是可以缓一缓再说。

而且,这个被老霍夫曼因为讨好妻子而命名为“玛丽夫人庄园”的新封地,也是有100尤格拉姆的耕地的。而且,已经搬走的那家乡绅,还留下了一排房屋。不过,农奴他倒是全带走了。想要农奴,得自己去招募。但现在德意志地区,最不缺的就是富余的人口。不然,德意志雇佣兵也发展不起来。

不过,时间已经进入三月份了,春耕已经开始了。不管是霍夫曼庄园还是新买下的玛丽夫人庄园,都必须进行春耕了。所以,玛丽夫人招募农奴的事情,还真得赶快了。

而作为瓦登群岛的主人,马林也必须赶回瓦登群岛,去监督春耕事宜。所以,在确定下新的煤矿点后,马林支付了报酬,送走了探矿工匠,回到霍夫曼庄园收拾收拾,也准备返回瓦登群岛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败的招揽

马林这次离开霍夫曼庄园回特塞尔岛,家里人没有随行。因为,春耕已经开始了,老霍夫曼夫妇和阿德勒夫妇都要下地监督甚至帮忙。

至于三个小家伙,倒是乐意跟着去特塞尔岛,但是老霍夫曼不准。因为,西蒙和艾伯特都到了练习武艺和马术的年纪了。这两小鬼,要是跑到登堡去,马林又比较忙,没空管他们。所以,老霍夫曼担心他们玩疯了,顾不上联系武艺。而且,即使是读书,马林也没空教他们。在家里,玛丽夫人有空还能教他们读书了。安妮也是,虽然女孩子不用练习武艺和马术,但也是需要跟着玛丽夫人学习的。

所以,马林只能带着安吉拉一起,返回登堡

不过,在半路上,马林突然想起来,自己手下严重缺乏人才。于是,他就决定去招揽一些人才来

人才在哪儿多呢当然是大学了

不过,在这个年代,整个欧洲都没多少大学。而德意志地区,最有名的主要是四所大学布拉格查理大学、wyn大学、科隆大学和海德堡大学。

至于哥廷根大学之类的名校,还没有成立呢。而且,这些大学,就目前而言,都是文科类学校。不但如此,神学专业,都是这些大学首先设立和最重要的学科。然后,才是法学、人文学和医学等学科。当然,不是每所大学都有医学的。因为,这个年代,医学还不太受重视。

马林现在掌控5个大岛,至少需要二十几名行政管理人才。但是,目前他手下只有5名有文化的管理人才,很是不够用。而且,这5人里,只有海德尔勒曼一个人是大学生,其他都是读过几年书而已,算不上真正的人才,只是凑合着用而已。

而且,这么长时间来,竟然没有一个大学生主动去投靠他。即使是出身平民的大学生,也没有去投靠他的。而群岛上唯一的大学生官员海德尔,还是当初海德尔旅行路过这边,被马林忽悠留下的。

想到以后自己要打下一个伯国,需要有自己的文官班底,马林更加急切地希望获得效忠于自己的人才了。

如果,自己手里没有一批有文化的人才的话,即使占领了东弗里斯兰伯国,也不得不和当地的贵族合作。因为,一般而言,只有贵族子弟,才普遍有文化。而平民,绝大部分都是文盲。

正是因为对文化教育的垄断,贵族阶级才一直长盛不衰。在欧洲,直到19世纪各个强国先后开始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后,贵族阶级对知识的垄断才被打破。然后,英国等国家开始学习华夏,进行公务员考试。此后,贵族的地位急剧下降,再也不能耍横了。

而东方的华夏,和欧洲,一直以来就很不同。因为孔子的出现,推行“有教无类”。所以,华夏很多富余一点的平民也有机会受到教育。而隋唐开始推行科举考试后,贵族阶层对于官职的垄断地位一下子被打破了。然后,贵族就成了华夏封建王朝里比较尴尬的存在。

同样的爵位,待遇在欧洲和华夏天差地别。比如,唐朝时候,一个国公虽然最高可以封万户,但实际最多有千户,这就是所谓的实封。而那所谓的“万户”,只是虚封,荣誉高于实际。

而在欧洲,一个公爵,除了那些不受宠的,很多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