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8(2 / 2)
蔡锷命令四艘飞机携带着大量的炸药,开始向着江孜的帕拉农奴主庄园飞去,去轰炸英军的指挥部。当时的飞机虽然不是很快,但还是比飞艇的度很快。当四艘飞机飞到帕拉农奴主庄园上空时,英军看到之后都是一片震惊,他们想不到中国竟然会有这高科技玩意,而他们现在也没有专门用于对付飞机的武器,所以他们非常被动。
约翰一把揪住副官琅威力的衣领:“上帝呀,这张着翅膀的钢铁怪物是什么东西怎么上面还有炸弹和机枪”
副官琅威力也一脸无辜:“这个东西,我也不知道,大概是中国人秘密开的新式武器。”
飞机上的中国士兵笑着不断地把炸弹往英军指挥部的房子上扔,地上的英军看到飞机扔炸弹就开始分散开来四处跑,部分没有及时的分散英军喊着“上帝呀”,狼奔豕突,有一些跑得慢的,被炸了粉碎。至于那些印度的阿三仆从军看到飞机非常震惊,感觉就像是一只会拉炸弹的大鸟,愣愣望着炸弹从他们的头顶扔下来,大量的印度仆从军被炸死炸伤,最后整个指挥所的英军都被炸得哭喊上帝,地到处躲避炸弹,英军的指挥所上空黑烟滚滚。
中国的飞机不单轰炸英军的指挥所,轰炸了两轮后就朝着江孜中心飞去,把英军已经建好的军事防御阵地给摧毁了。
四架飞机一齐现身江孜上空的时候,底下的英军都恨不得长了四条腿,很多英军也是第一次在亚洲看到飞机,而且这些飞机比他们大英帝国的飞艇还要大,那一枚枚炸弹从空中落下的恐怖场景,还有机枪的扫射,让他们感觉很绝望,大量军事建筑被炸平了,弹药库也被炸没了,一些躲避不好的英军还被炸死了不少。在震惊中的英军和满地的残渣碎片,直到飞机走了半个小时英军才敢从躲避处跑了出来。号称战无不胜的大英帝国的军队溃逃。
见此情景,蔡锷指挥中国的军队追击。英军看到中国已经反攻,就立即让剩下的印度仆从军全部去堵国防军的炮火,而他们则是加快了逃跑的度。那些印度仆从军在英军的驱赶之下不怕死地开展反击,但是由于印度仆从军的武器太落后,他们手中的毛瑟1898步枪不是打一子弹装一的单打一,而是能装多子弹的弹仓式步枪密集队形的排枪进攻,似乎是他们永远不变的标准战术,火力密度完全依靠密集的队形来保障。
印度这些傻兮兮的炮灰,被中国炮兵一准确的炮弹击中,那些单兵掩体、浅浅的战壕被摧残得面目全非。蔡锷的军队用重机枪像割麦子一样展开屠杀,三四个兵一起操作重机枪,正副射手配合,全神贯注地、用尽全身力量地保持机枪枪身平稳,眼睛盯着前方区域,突突突子弹呼啸而出,很多战死的印度阿三被硝烟熏黑的脸上血迹斑斑,嘴角流出的血液已经凝固,冰凉的身体在地上。很多的印度仆从军跪地投降。
隆隆的炮声和密集的枪声中,中国6军的那面飞龙旗呼啦啦地迎面摇晃。方圆十多米的阵地上,立时就变成人间地狱,溃逃的英军和印度阿三不是被炸死就是被震死,一时之间没有还击的能力。
“冲”蔡锷手中的马刀猛地前指,胯下的战马在被马刺狠狠地扎了一下,出一声长嘶向前疾驰。中国的军队在指挥官一声“杀啊”的呐喊下打马飞奔这支由骑战经验丰富的军人焕出一往无前的必胜气势。
蔡锷指挥骑兵追击,这一战,三百英军和三千印度仆从军死亡惨重,英军死亡二百多人,印度阿三死亡一千五百,被俘虏一千。中国取得了江孜大捷在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报道后,蔡锷的名声大震
在印度的英军司令明托卡尔接到约翰惨败的电报,收到这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认为这是假的,飞机是什么玩意中国怎么会有军用飞机呢他第一时间就想到肯定是德国人把先进飞艇卖给中国了,而且这场战争,德国人肯定又和中国结盟了,想到这,他立即就把这样的消息传回伦敦,他不承认中国的军队击败了大英帝国的军队,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了德国身上,说德国和中国勾结坑害英国,还为中国提供了秘密武器,同时他还电报正在赶来的密支那援军,希望他们快点到达江孜,给予中国人沉重的打击。
蔡锷的军队取得江孜大捷后,把英军赶出了江孜县城,当地的藏族老百姓重回故土,载歌载舞感谢帝国的国防军,给他们献上洁白的哈达。
英军少将威廉吉姆,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毕业,优等生。原来在北非和印度殖民地服役,在战场上击败过法国人和德国人,十分强悍。他接到英军驻印度的司令明托的电报,带着两千英军和一万印度仆从军,气势汹汹赶往江孜。他给明托回电报,夸下海口:“一个星期之内,我必将大英帝国的旗帜插满江孜县城”
他们屯兵在年楚河两岸的峡谷地带,和中队对峙。威廉知道中队的飞机是真实的,为了防止被轰炸,他特意选择在山谷屯兵,这样陡峭的地形和高山,不利于飞机的飞行。这样中队就只能和英军拼火力,这一点,他相信英军有绝对的优势。可惜,他遇到了强劲的对手蒋百里的炮兵。
那天,东南风劲刮,空气里燥热在扩散。地形和方向对英军来说较为有利。一开始,威廉亲自上阵,向天拔出指挥刀,口里不停喊“fire”,“fire”。英军的炮击相当猛烈,似乎想要把他们所有的库存炮弹打光一样。中队的前沿阵地遭到极大的破坏,时不时还有一重炮炮弹“咣”地在在年楚河里爆炸开来,激起一排排水花。
威廉想借助英军的猛烈炮火击溃中队的防线,和中队决战。蔡锷问蒋百里是否撤退,回到江孜城里打防守战。蒋百里摇摇头,指挥预备队冒着炮火冲上去,填补了先前的空白:“这次英军来势汹汹,不能轻易地退却,必须给予英队以最沉重的还击,逼英军出动步兵主力来争夺前线到时候。我们的大炮兵战术才能挥巨大威力再说,我们身后就是藏族同胞,我们无路可退不能让刚回家的他们再经历一次炮火的摧残。”
闷热的森林里,成群的蚊子在嗡嗡乱窜。中队艰难地坚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风向开始转向,从东南风变成了西南风,蒋百里看着炮击用的地图,哈哈大笑:“英军的末日要到了”
刚才因为炮击风向对英军有利,双方阵地6ooo米的的距离,很难精确射击,其中难度最大的就是风偏按照中国装备的87毫米的大炮性能来看,这距离上,风偏能够达到二十米左右。因为当时大炮的膛线设计尚不完善,炮弹自重过轻、炮弹气动外形不够流畅圆润,即便是最精确地对敌军炮兵阵地进行定位,二十米的误差也足够让所有的努力白费、让炮弹白费。
蒋百里当然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反攻机会。他亲自到中队的重炮阵地旁,忍受着重炮射击带来的轰鸣声和震动。专心地看着炮兵参谋们在地图上画着简解示意图,不时指点。炮兵们见到蒋百里,信心倍增,决心要一战中击败对手,这是一场中英炮兵的较量,是一场关于军人荣誉的较量
蒋百里给士兵们鼓气:“兄弟们,我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强悍的对手,但是我们中国炮兵的荣誉,就靠你们了我将和你们并肩战斗,战斗到底直到把英军赶出西藏,赶出亚洲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炮兵的指挥们齐声喊道他们有条不紊指挥着,观察炮兵们的罗盘。再从指挥地图上调出数据,转动炮兵简解卡板,得出基本参数后,加上炮兵阵地与地方阵地的高度差、风风向等数值,很快就拿出一个标准基线射击诸元。即炮兵阵地中央虚拟线上的火炮射击诸元,其他火炮应该参照这个数据进行射界左右之调整。
“开炮”一场参数调整好之后,蒋百里下令开始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