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宫闱乱影:血色残梦(11)(2 / 2)
刘彧进入书房,摘下斗笠,额头上已满是汗珠,顺着脸颊滚落,滴在地面上,溅起微小的水花。他喘着粗气,与寿寂之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激动与决绝。还未等开口,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两人顿时紧张起来,寿寂之迅速将刘彧拉到一旁的屏风后面,屏住呼吸。
脚步声渐行渐远,两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刘彧擦了擦汗,开口说道:“子业暴行愈演愈烈,我等不能坐视不管,今日特来与你商议对策。”寿寂之重重地点头,应道:“王爷所言极是,我早有此心,只是苦无时机与谋划。”
两人正说着,又有轻轻的敲门声传来,寿寂之再次警觉,刘彧示意他莫慌,自己躲到门后。寿寂之问:“谁?”门外传来姜产之的声音:“是我,姜产之。”寿寂之开门,姜产之进来,看到刘彧,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之中。
屋内,昏黄的烛光依旧摇曳不定,烛火“噼啪”作响,光影在墙壁上晃荡。他们时常在这昏暗的烛光下,压低嗓音,嗓音低沉得如同夜枭的鸣叫,窃窃私语,谋划着如何推翻刘子业的统治。刘彧心思缜密,他那肥厚的手掌轻轻摩挲着桌面,粗糙的掌心与桌面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犹如暗夜中的寒星。他一边仔细收集刘子业的罪证,那些写满暴行的纸张被他小心翼翼地卷起,用一根陈旧的丝带绑好,藏入密室暗格之中,以便日后昭告天下,让世人看清这昏君的真面目;一边悄悄安排人手,这些人手个个身手矫健、行事隐秘,在皇宫各处的隐秘角落、廊道暗处安插眼线。他们或伪装成洒扫的太监,手持扫帚,眼神却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或扮作送膳的宫女,脚步匆匆,实则在暗中观察宫廷守卫的换岗时间与巡逻路线,摸清刘子业的行踪与宫廷守卫部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仿若在编织一张紧密的大网,只等收网之时给予刘子业致命一击。
在一次宫廷宴会之上,宫殿内灯火辉煌,雕梁画栋在烛光的映照下仿若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梁柱之上,熠熠生辉,可这看似繁华的表象下却暗藏着汹涌的暗流。刘子业坐在高位之上,已然喝得酩酊大醉,眼神迷离得仿若被浓雾笼罩,脸颊因酒精的作用而泛红发烫,仿若熟透的番茄,言语更加放肆无忌,仿若脱缰的野马,对着众臣嬉笑怒骂。他肆意践踏他们的尊严,指着一位老臣的花白胡须,哈哈大笑道:“你这老东西,胡子都快比人长了,还赖在朝堂不走,莫不是想跟朕抢风头?”那刺耳的笑声在宫殿内回荡,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令人毛骨悚然。
刘彧等人混迹在群臣之中,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刘子业的一举一动,刘彧微微低垂的眼眸中,偶尔闪过一丝精光,仿若在黑暗中窥视猎物的猎豹。察觉到时机已然成熟,他们悄悄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仿若夜空中划过的寒星。他们事先悄悄安排人手在宫殿四周的隐蔽角落埋伏,这些勇士们身披黑色的夜行衣,夜行衣的材质紧密厚实,不透一丝光亮,隐匿在阴影之中,与黑暗融为一体。他们紧握手中的利刃,利刃在黑暗中闪烁着森寒的光,锋刃上倒映着他们冷峻的面庞,只等一声令下,便使这摇摇欲坠、被黑暗笼罩的江山社稷,还天下一个太平,让黎明的曙光再次照耀这片苦难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