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5(2 / 2)
根据余善为的说法,即便将来景区开放,为了保护环境,游船牌照的数量也会极为有限,要想下手只能是尽早。若不然等到景区各种条件成熟,成为了游客们心目中的旅游胜地,恐怕要想拿到牌照,就要面对更多的竞争对手了。
刘睿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等到来年五一的时候,自己手上顶多能有十万块左右的现金,要想拿到牌照,购买新船,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就想到了和七叔合伙的方式,双方按比例出资,并且请七叔做驾驶员,开辟小镜湖第一条游船旅游线路。
不过,从刚才的谈话之中,刘睿感觉到七叔更倾向于旱涝保收的驾驶员工作,对于存在风险的投资并不感兴趣。罗健有个哥哥罗顺,已经结婚了,从小跟在七叔后面学习摆渡,技术也不错。七叔倒是愿意把渡船交给大儿子开,自己去给刘睿开游轮,给家里增加收入。
对此,刘睿并不气馁,在刘睿看来,只要是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问题。从现在到五一,还有好几个月,刘睿相信自己能够筹到这笔资金,把事情办妥。
刘睿一边开着车子,一边在脑海中盘算这些事情,很快的,就回到了家里。
“人都送过河进了”刘家宏和张桂芝还坐在院子里乘凉,看到刘睿回来,连忙问道。
“过去了,我让七叔开船送的。”刘睿点点头,说道:“我后来又和七叔聊了一会天,估计曾莹姐她们现在已经到县城了。”
就当刘睿和父母在院子聊天的当口,堂屋的电话响起,刘睿猜就是曾莹她们的平安电话。一接起来,果不其然,曾莹她们已经抵达了县城,说是让刘睿放心。
“小睿,小郭说我编织的那些竹器能卖到上百块钱,甚至更多这有可能吗”等刘睿接完电话,刘家宏有些疑huo地问道。
“应该能吧,毕竟您编的工艺品真的很好看”刘睿也不确定的点点头,说道:“反正到时候有订单您就做呗,管它那么多干嘛”
“要是这样的话,我倒是轻松不少,不用整天坐着。”刘家宏闻言之下,也是开心地笑了。
一开始,刘睿听郭海兰说父亲的竹编可以卖出高价钱的时候,刘睿还真的有点震惊,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平时自己天天看到的竹编,竟然能够如此值钱。不过,在郭海兰听过的解释之后,刘睿这才是有点将信将疑。
毕竟,平时看书看报的时候,刘睿也知道,一些有钱人追求的是独特、个xg等等穷人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就像是给郭海兰编织的那一个笔筒,有那个郭字就比没有字的要贵上数十倍人家都愿意买。
这年头,有钱人玩的就是贵不要紧,关键得有特sè
正文 135章 生活真谛
135章生活真谛
海兰贸易和梁村的竹艺公司达成了相关的协议,第一批竹器在第二天早上就被装上连夜从省城开来的货车,完成了第一笔交易。
刘睿有点惊讶于郭海兰和付娟的效率,看来这个做生意,还真的是巾帼不让须眉。
看着喜笑颜开的王华国,刘睿知道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竹艺公司总算是走上了正轨,按照海兰公司的订单,足以让公司在不短的时间内保持加班加点的生产状态。
与此同时,在一旁围观的村民才第一次发现,原本看起来一点不值钱的竹编竟然卖出了高价,如何能不让他们心动呢当初王华国筹办公司,四处拉资金的时候,村民们并不看好,只有少数村干出资入股。
现在竹艺公司算是咸鱼翻身了,一下子就成为了香饽饽,王华国不得不忙得焦头烂额,应付热情的乡亲们。
不过这一切和刘睿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虽然村民们又找到了一条利用周边资源创造财富的路子,刘睿唯有送上祝福,并没有兴趣参与其中。
早上起来,刘睿就和父亲在酒坊里连着酿造好几百斤的米酒,一直等到日上三竿的时候,才算是完工。不过,这个时候,他还是不能够休息的,一大早,家里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不少的客户都打电话来要酒,刘睿只能吃匆匆吃过东西之后,开着摩托车送酒去了。
自从家里安装了电话之后,刘家酒坊的生意也好了不少,一些临时需要大量米酒的客户,就能通过电话及时订货,增加酒坊的出货量。进入中秋之后,又到了青云附近农村婚宴的高潮时期,一办喜酒,对于米酒的需求也就更多了,刘睿每天都是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这样忙碌的事情倒是刘睿很享受的,也只有忙碌的工作,才让刘睿感觉到存在的价值。
不过,大量酿酒的一个弊端很快显现了出来,那就是酒糟大量生产,消化不完。
刘家后院的猪圈里只剩下了几头肉猪,马上就要出栏了,根本吃不了太多的酒糟。刘睿三舅张振耀的家里也只有三头猪,每天消化两桶酒糟就算是非常不错的了。看着源源不断产生的酒糟无处处理,刘睿只能是倒进了沼气池的进料口,倒是让沼气池的产气量猛增。
酒糟的主要成分就是谷物发酵溶解蒸馏之后的残余物,它们都是有机物,在发酵菌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沼气,效率甚至比稻草、粪便等物要高得多。酒糟刚刚倒进沼气池里,沼气的产气量就猛增,几乎要把气表的指针给撑破。
今天送货的第一家是青云镇上的赵记杂货铺,当初赵建兴给予刘家极大的帮助,现在刘家缓过劲之后,自然不会忘记。哪怕现在刘家酒坊每天的货物是供不应求,刘睿还是首先要保证赵记杂货铺的米酒供应。
开着摩托车,刘睿感觉和当初骑自行车的时候有着天壤之别,轻松省力,而且还节省时间。只用了二十分钟,刘睿就赶到了青云镇老街,当初骑车的时候,起码得hu上一个小时,还得累得跟狗似的。
“小睿,喝杯水,坐一会再走”看着手脚愈发麻利的刘睿,赵建兴心里是一阵感慨。
他还记得,刘睿第一次送酒过来的时候,手足无措,根本就不知道赵记应该怎么做。言语交谈也是有点结结巴巴,还动不动就脸红冒汗,十足的一个雏儿。
不过,大半年时间而已,刘睿就已经成长为一个男子汉,办起事来有条不紊。这些日子,刘睿在村里的一举一动都会传到赵建兴的耳朵里,让他感叹刘睿的成长速度。
“谢谢赵伯”刘睿接过赵建兴手中的水杯一饮而尽,说道:“我一会还得送几家,要不太阳又大了。”
“那去吧。”赵建兴闻言之下,也没有强留。
刘睿手脚麻利地把几个空桶绑在摩托车的后架上,启动摩托车,风驰电掣地冲过老街,转眼消失不见。
赵建兴看着刘睿的身影消失在老街的拐角,面带微笑地转身进入了杂货店,只留下大大的布制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