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调教初唐 > 分节阅读 455

分节阅读 4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话。参谋院的人员立即从边上拿来了通过进奏院所获取的情报。最后得出了结论,松江港的优越性要高于下关港。

“大将军,难道您真要强攻登陆这是不是太冒险了一点虽说咱们也曾经强攻过卑沙城,不过卑沙城兵不过三万之数,而眼前,七八万人顶在海滩边上,怕是”边上,一位水师将领忍不住开口言道。张大将军绕着沙盘渡起了步子。沉晌良久,我们全瞅着这位大唐水师的总指挥。

张大将军走到了我的身侧,抬起了脑袋,一对三角眼眯成了细缝:“贤侄,你以为呢”既然问了我,我也只好开口,不过我问的是刘仁轨,专门负责后勤工作刘长史。“刘大人,敢问我水师现有小船多少艘,快船有多少”

刘仁轨微一沉吟即答道:“共有平底船七十五。车船二十七,另有走船、游艇、海鹘计近两百艘。若是用以抢滩之用。怕是有只平底船、海鹘、游艇及车船可用,吃水线都在三尺左右。一趟可载兵五六千之数。可把将士送至海滩之上。”

我点了点头。朝着还在等我答案的张大将军道:“依末将看,强行登陆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松江港外供登陆之滩涂有数处很多,只要咱们找到一块大一些的,滩涂质硬一些的。以炮舰为掩护,另外让走舸和斗舰携迫击炮向前抵近,只要炮舰能到达距离海滩五里之内。而走舸和斗舰能进入三里之内。凭着我大唐水师舰船之上的一百余门舰炮,六百门迫击炮的掩护。用舰炮来摧毁对方的远程武器,以迫击炮逼退敌之海滩守军。末将以为,至少有九成把握可以成功。”

“唔你所言。与老夫所想不谋而合,诸位以为如何”张大将军抬眉扫了周围的水师将军一圈。前军总管也站了出来恭敬道:“末将以为,房大人此策可用,凭我大唐水师的火器之利,必然会让倭人无法对我登陆之舰船造成危险,只要能登上海滩,我大唐精锐怕过谁来”

诸将也都频频点头称是,这样一来,总算是暂时把登陆的方案制定了下来。最后决定,五万唐军精锐分十批登陆,而前两批登陆部队,不仅仅全部配备钢弩和手雷,另外,还配给三十门迫击炮,以便上岸之后能迅速建立滩头阵。

而最后两批,是大唐水军携带的骑兵,共计五千骑,他们将会是最后一批登岸者,反正防守滩头阵,是根本用不着他们。

而登陆的时间,就定在七天之后,现在最主要是的先修补破损的战舰,虽然咱们大唐水师虽然精锐,联军水师与我大唐对比下来,实力上差距实在是太大,联军这一仗,就跟肉包子打狗似的,但是这次对马岛一战,联军水师以鱼死网破的架势来袭,咱们的战舰虽然并没有折损几艘,不过带伤并不少。

在这七天里,我这位挂着副总管名头大唐军事学院院正,总算是有了空闲,召集了学院的水军,对于这连续几次海战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且也对其中的不足提出了要求,另外,所有学员及教职工,都要根据自己的思路和观点,写出各自战后总结,针对海战方面的问题,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第739章 望陇得蜀

这一招倒是让张大将军和水师诸将都感觉份外的新鲜,战后总结,对于他们来说,最多也就是开开庆功会,分分赃,吹吹自己杀了多少敌人,现在又灌了几杯酒。可极少有总结的时候,除非作战失败,才会有可能来老老实实的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

“不管哪一场战斗,不管是战胜或是战败,这都是极其宝贵的经验,若是我们能把这些经验加以总结下来,进行分析,然后记载于纸上,这不仅仅让我们能更深切体会其中的不足和优势,同样也给后人留下极其宝贵的经验与财富,这才是我们的目的。”我站在临时讲台前,侃侃而谈,而也闲着无事的张大将军及水师诸将就坐在最后边,也作为旁听人员,很是认真听着我们的分析。

而水师的水手们,正在努力对受损的战舰进行修补,迎接即将到来的水军第一次强攻海滩的战役:松江抢滩登陆战。

而我的学生和闲云和房柱一起,就在海滩边观察着这里的貌植物,动物等。最初对战争的震憾已经过去了。谈及战争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再是以前一般的兴奋得就像是在看一场热闹,而更多的是能冷静在我跟前分析战争的利与弊,并且甚至还对战争结果对于双方国家的影响作出了评估。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收到了后方传来的消息,就在咱大唐水师出动,在白江口大胜一仗之后,得到了消息的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道宗并没有继续按原定计划,于月末才出战。而是在收到了白江口大胜这个消息的三天之后,立即下令给统兵驻扎在汉州的前军总管苏定芳,令他提前发动进攻,而早就在汉州城屯军等得早就不耐烦前军总管苏定芳接到了这个命令之后,自然喜出望外,当即统领降胡两万精骑,靺鞨骑兵一万,加上他的本部大唐步骑一万五千,突然从汉州出发,直扑百济军事重镇。熊津江以北的清州。

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除了大唐炮兵和步骑尚在百里之外。苏定芳的兵锋已经指到了清州城下。苏定芳决定采取围而不攻的战略,凭借骑兵的优势。完全可以等候大唐步兵和炮兵到达之后再向清州发起进攻。

不过,这一策略却遭到了两人的反对,一位是降胡的统帅哲可烈,一位是靺鞨人的首领晋达赫。这二位强烈请战求功之心让苏定芳无奈之下只好答允。一开始,降胡与靺鞨轮番攻击,不过,百济的清州绝非是没有防御力小城。大量的守城器械。还有精良百济精锐,给这些没有携带多少攻城武器的部队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一天之后。降胡与靺鞨也只能丧气的服软儿,等候着大唐攻击威力最为强大的部队:炮兵的到达。只两天不到的功夫,三万百济兵镇定军事重镇清州。被苏定芳用火炮把北、东、西三座城门几乎轰成了废墟,百济守将福德眼见事不可为,只得放弃了清州,三万大军乘夜而逃,岂料,苏定芳早有准备,降胡精骑与靺鞨骑兵早就等候在南门外十数里处,福德战没身死,麾下三万百济将士除了四千人凭快马逃脱,余者或死或降。

百济王大惧,急令熊津江以北之百济军队收缩防线,沿江而拒,而苏定芳却又没有再进一步,而只是在清州收拢了兵马,整整呆了三天三夜,当大唐中军步骑前哨到达清州之后,苏定芳前军又以惊人的速度,挥师往东,拔下了倭国在洛东江以北重要据点:荣州。

然后经由洛东江上游处抢修浮桥强渡,大军的目标直指新罗旧都金城,而这个时候,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道宗所统帅的中军已然到达了熊津江北岸,行军道副总管薛万彻亦统军立于洛东江与熊津江之间,从两个方面与百济的守军形成了对峙之势,并切断了百济与占据新罗之的倭国军队的联系,使其无法出兵援救倭人。

李道宗稳步推进,一步一个坑稳扎稳打,而苏定芳却像是狂风疾雨一般,两种不同风格的作战思想同时在半岛上演,究其原因,最主要就是倭国与百济不同,倭国人占据新罗故不足一年,根基不稳,民心未得,苏定芳的战略正是针对于此,而李道宗对付百济,则采取缓击战略同样既是对百济进行武力威摄让其不能支援倭国军队的同时,也让苏定芳能更轻松击溃倭国军队,然后,再采用战略包围的方式,把失去了水师百济挤压在一个狭小空间这样一来,有李道宗在北,薛万彻在东,苏定芳击溃倭国军队之后由南方抄袭,这样下来,百济再无退路,到了那时候,百济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举国战没,又或者投降大唐,去做个无职无权的闲散王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