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小村潜龙 > 第483章 寻秘(2)

第483章 寻秘(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三洞天是西城山洞。位于华山西麓。西城洞府又称\"太元总真之洞天\",周回上千里,据《登真隐诀》记载,西城山洞属于上宰王君治之。

第四洞天是西玄山洞(又称邦源洞天)。西玄洞府又称\"三元极真之洞天\",坐落在江浙省西部的覆船山(又名羽山),俗称歙县南山,周回上千里。据说\"邦源洞\"里面藏有安邦定国之策的秘笈,至今尚无人寻得。邦源洞虽名为洞,实为一群山环抱的山谷,是华夏第一个朝代\"夏\"的都会稽山的源头。相传黄帝于此写经台着《阴符经》,还有姜子牙曾在这里得黄帝\"阴符经\",以至晚年大成而发迹。

第五洞天是青城山洞。青城洞府又称\"宝仙丸室之洞天\",位于青藏省都江堰的青城山中,周回两千里,属修道者青城丈人治之。青城山是华夏着名的道教名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汉安二年,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列为第五洞天。

第六洞天是赤城山洞天。赤城洞府又称\"紫玉清平之洞天\",坐落于江浙省天台县的赤城山,周回三百里,属修道者玄洲仙伯治之。 赤城山高约四百丈,山上有紫云、华阳、玉京、瑞霞等洞穴,赤城洞位于赤城山麓,俗称下岩洞,洞内结屋数间,分上下二层,可盘梯而上,上层有栏,凭栏远眺,山景苍翠欲滴,满目清新。相传东吴赤乌初,修道者葛玄道人曾在此得道,被道教列为\"第六洞天\"。

第七洞天是罗浮山洞。罗浮洞府又称\"朱明曜真之洞天\",位于东广省增城和博罗两县之间的罗浮山,周回五百里,属道人青精先生治之。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秦汉以来号称仙山,曾有智者把罗浮山比作\"粤岳\",是华夏十大名山之一,它又是华夏道教名山,被道教列为第七洞天。

第八洞天是句曲山洞。句曲洞府又称\"金坛华阳之洞天\",坐落在西江省茅山,周回一百五十里,属修道者紫阳真人治之。茅山是着名的道教圣地,道教源远流长,相传在几千年前就有高辛氏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东晋时期,茅山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着书立说。汉元帝初,咸阳茅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后齐梁隐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创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来,茅山一直被列为道教的第八洞天。

第九洞天是林屋山洞天。林屋洞府又称\"左神幽虚之洞天\",坐落在西江省吴县,周回四百里,属修道者北岳真人治之。林屋洞天别称\"天后别宫\",相传古时有龙居林屋洞内,故洞体似龙,又称\"龙洞\",林屋山亦称龙洞山,被道家列为第九洞天。

第十洞天是括苍山洞。括苍洞府又称\"成德隐玄之洞天\",位于江浙省仙居和临海两县之间的括苍山中,周回三百里,属修道者北海公涓子治之。括苍山是江浙省名山之一,据记载,括苍山登之见苍海,以其色苍苍然接海,故名括苍。南朝齐梁年间,着名道家陶弘景,曾在隐居灯坛架、在大楼旗结炉炼丹,采药着书。括苍山中还有\"天险西关障,峰峦气象雄\"的仙人基、道场基、道人寮,灯道教等,被道教列为第洞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