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神奇百货(1 / 2)
比特币已经买了大半年,不到200美元一枚的成本,都没有一次上探过300这一数值,陈景云都快忘记自己还持有比特币了。
相比于但凡介入就翻几倍的股票,高价买入的茅台也只是往上涨了区区二三十元,显然现在已经引不起大家的关注。
2015年9月,让众人感兴趣的,估计就是基金经理薄弘推荐的一个项目——神奇百货了吧。
1998年出生,15岁开始自主创业,17岁当上神奇百货cEo,被媒体大肆宣传,赋予她极高的荣誉称号“神奇少女”、“电商天才”,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王凯歆。
这一切都要从王凯歆的人生经历说起。作为1998年出生的95后,王凯歆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从小就非常缺爱和缺乏被人关心的人,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经历导致她很早就有了想要自己独立创业的念头。
原本应该正常步入高三的她,选择了在高二休学,休学后,她才15岁。
年少的王凯歆在自己的努力下,创办了一家名叫大爆炸的科技有限公司,将自己的消费者和受众群体设定为95后乃至00后,在电商时代,针对这群年轻的消费者,她看到了无限的活力,也看到了二次元所带来的一线商机。
作为基金经理,薄弘非常敬业,因为这个17岁少女的传奇经历,薄弘亲自南下鹏城,面谈王凯歆。
在薄弘的描述中,陈景云、蒋璐、杨予怀、张玲也从侧面了解到这个女娃娃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
乍一看,王凯歆瘦高白净还带着点腼腆。但只要一说话,你就知道自己错了——语速一句快过一句,逻辑一环扣一环,完全没有少女感。
她从小就不怎么和同龄人玩,人家在看“喜洋洋”,她看的却是“张朝阳”。受做批发生意的父母影响,“长大后当老板”是唯一的理想。
念高一时,王凯歆发现在淘宝和京东上卖的都是“大人们”的东西,如果要找一件“萌萌动漫风”的衣服非常麻烦。
为什么不能有一个专属学生党的货源渠道呢?
王凯歆开始在同学们都玩的qq空间发布预购产品信息,以低价寻找一些微博段子手、网络红人做广告。
有意购买的学生用qq钱包转账给她后,她再让供货商发货,并从中抽取30%的利润分成。
因为能够拿到流量,所以商家很愿意让王凯歆当“下线”来提高销量。几个月下来,她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十万元。
不得不说,王凯歆踩准了学生党的需求,而这种“简单粗暴”的商业模式,也为她后来创办神奇百货提前验证了市场。
王凯歆的“不务正业”让父母头疼,原本想让她先考上大学,再出国深造。但王凯歆却坚持“下海”,“既然早晚都要做生意,那还不如早点做。”
2014年10月,王凯歆说服父母,暂时休学,思考自己的未来。她开始混西安的创业圈,频繁参加各种创业者活动,在一次创业大赛上,她要做95后电商平台的idea引起了鹏城创新谷创始人、知名投资人朱波的浓厚兴趣。
朱波青睐新的创新项目,曾投资过余佳文的超级课程表、温城辉的礼物说。在他看来,王凯歆聪明过人,对95后消费行为知根知底,商业模式直接而清晰。